第762章 朱厚照做好人(53)(第2/3页)

“他们竟然给了十两银子!”

一个妇人惊讶得合不拢嘴,瞪大眼睛。

“刚才里长满村子地找人买鸡,说是帮那位马商买的。”一个婆子凑了过来,“咱们养马的多,养鸡的少。倒是村尾的地主家里肯定有鸡,还有刘癞头昨日买了两只老母鸡,我都看到了!”

里长小老头没有往地主家里去,而是拍响了刘癞头家的门。他在门外说:“癞头啊,你给三伯开开门,三伯找你有事!”

“三伯,啥事?”刘癞头悄悄打开一道门缝,眼神十分警惕。

“癞头,我想问你买一只鸡。”里长开门见山地说,“我给你三钱银子,你把昨天买的鸡给我两只,成不?”

刘癞头面有苦色:“三伯,我家小六和小七身体不好,要吃鸡汤补身啊!”

“小六和小七的事情,我不说,你把鸡给我一只。”里长的眼里露出精光,他压低声音说,“今日村里来了一位大马商,要是小六和小七前几年身体好的时候,自然是有小六小七领头的做大事。上头查得紧,我这回捞一笔钱,且把他们放了……”

刘癞头苦着脸回屋捉鸡,不多时递了一只母鸡出来,收了三钱银子。里正心满意足地提着母鸡离开,刘癞头在家里藏了三个年轻的男人,稍微年长的那个人出声询问:“爹,三伯公找你有什么事情?”

“没事,他问我买只鸡罢了。”刘癞头看着两个儿子,在族里分别排第六和第七,人称刘六和刘七。

而另外一个白脸的男人和刘癞头没有血缘关系,他叫做齐彦名。

刘六和刘七在半个月之前劫狱,两兄弟扛着身受重伤的齐彦名,趁着天黑躲回来刘家村。刘癞头看到血淋淋的三人,差点吓死:“老天爷,你们这是干什么来着?”

刘七立刻捂着刘癞头的嘴,先进门再说话:“爹,我们三个在家里躲一段日子,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说我们回来了。”

刘六和刘七为了把同伴救出来,两人身上中了数箭,所幸不是被射中要害的部位,互相咬着牙把箭拔出//来。而齐彦名被狱卒捅了几刀,鲜血浸湿了囚衣,差点要断气。

为何他们会做下劫狱/越狱这等大事?

刘家村一带的马户苦于养马久矣,从前他们交不够朝廷要求的份额,常常面临着高额的罚款。而刘六和刘七兄弟自幼精通骑术,长大之后更是悟出来一些拳脚功夫。村里的马户拿不出更多的马匹交给朝廷,刘家兄弟便打起劫道的主意。

他们打劫运送马匹的马商、打劫城里的富人……村里响应的青壮不在少数,他们干下很多大单,领头的刘六刘七渐渐打出了“河北响马”的大名。

哥俩名声最旺的时候,大概跟水浒传里的宋江差不多。

道上的人都说刘六刘七为人侠义,专门劫富济贫!

刘六刘七听着说书人讲的《水浒传》,几乎是把这本小说当作是创业指南。然而小说和现实不一样,宋江一直没有被大宋朝廷逮到,不代表刘家兄弟能够一直法外逍遥。正德四年,官府顺藤摸瓜,先是捉了刘六刘七安置在县城的妻儿,又捉了兄弟二人的重要合伙人齐彦名。

刘六刘七的妻儿被判去教坊司,而齐彦名则被刘六刘七劫狱救出来。至于刘癞头躲在刘家村,大概是官府还没有查到这一条偏远的山村,所以刘癞头逃过牢狱之灾。

刘家村的人绝口不提从前的事情,既是包庇刘六刘七,也是包庇自己。

毕竟好多人家的男人都跟刘六刘七干过“大事”,这两年马户养马的负担轻了,众人没必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重操旧业”。

刚才里正过来买鸡的时候,刘六和刘七都听到他和刘癞头的对话。

刘七咬着嘴唇,看向刘七:“哥,我想出去看看。”

“你不要冲动。”刘六把弟弟按住,“你的箭伤还没有好呢。”

在刘家养伤的齐彦名也劝:“是啊,七弟不要出去了,外头风大。”

刘七站起来,他在院子里走几步路,腿脚十分利索,看不出受伤的痕迹。他想起爹为了给他们治伤,把家里的马卖出去两匹,换来二十两银子。

如今家里拿不出来更多的钱,那两匹马又被卖出去,刘癞头在年底的时候该怎么办?刘癞头是马户,他没有完成朝廷分派下来的任务,是要受到处罚的!

刘七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他说了出来:“里长说来的是一个大马商,想必是有上百匹马。我只偷两匹,别人说不定不会发现……”

作者有话说:

我查了一下,河北霸州距离北京真的很近,一百公里左右就到了。

刘六和刘七于正德五年十月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再由山东回攻京畿。刘六刘七要是不给皇帝反应的时间,几日之间直接冲北京城,有可能把皇帝给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