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四爷不熬夜(68)(第2/2页)

小灯泡人小力气不够大,他慌忙喊人:“十三叔,十三叔——”

十三爷赶紧过去,帮侄子把鱼线下面的大鱼扯上来。这是一尾大约十斤重的石斑鱼,被拉上来的时候鱼儿用力地扇着尾巴,一看就是肉质鲜美的模样。

小灯泡看见有大鱼,高兴地喊着:“今晚要吃菠萝鱼!菠萝鱼!”

菠萝是船队经过广东的时候采购的特产,这种水果在京城是没有见到过的。九阿哥一吃菠萝就喜欢上这种酸甜多汁的味道,他请人把菠萝烤成果干,又和姐姐茉雅奇一块儿把菠萝做成菠萝罐头。

他们出海之前,皇上给他们装了好多罐头,说留着在海上吃。姐弟从京城带出来的有红烧肉罐头、山楂罐头、杏子罐头和黄桃罐头。罐头能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限,船队里人人都将罐头奉为圣物!

对于跑船的人来说,能吃到陆上特有的食物,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当晚,九阿哥和十三爷吃了一顿菠萝鱼,罐头里面的菠萝和石斑鱼一起煮熟,味道算不上难吃,但是这个酸酸甜甜的鱼肉就是很怪。十三爷本人不太喜欢这种吃法,但他看见侄子吃得香甜,心道:果真是孩子呢,孩子都爱吃这种偏甜的口味。

至于茉雅奇则是和曹蓁蓁一块儿在船舱里吃饭。

曹蓁蓁自知身份低微,又要避疑,她很少到甲板上玩乐。公主过来陪她说话的时候,都是曹蓁蓁最快乐的时光。

曹蓁蓁轻声地问:“还有几天能到马六甲?不知道我的针线来不来得及做。”

“好像还有两日呢,快了快了。”茉雅奇安慰道,“民间都说新妇要给婆家奉上针线女红,我看蓁蓁姐姐不必把自己逼得这样急。那是汉人的规矩,咱们满人的福晋不讲究这个。”

再往前倒几十年,满人家的姑奶奶们哪里会有做针线的?姑奶奶们的手,那是骑马拉弓还差不多。

公主是姓爱新觉罗的,她是正宗的满人,又是天生的尊贵人,以后的驸马也绝对不敢要求她做针线。而曹蓁蓁的脸上露出苦笑,她祖籍金陵,金陵的姑娘大多以织锦针线的手艺为骄傲。再说了,她祖上占着江宁织造的差事数年,若是她一根线都捻不起来,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茉雅奇猜到些许,她探过头去,问:“蓁蓁姐姐现在做着的这件衣裳,做到多少了?”她瞧着像是男子的中衣,应当是蓁蓁姐姐给夫婿做的。

曹蓁蓁直言:“还差一双袖子。”

茉雅奇不想她把自己逼得这样急,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我看袖子不必缝上去,把边缘弄圆滑就行。都说马六甲气候炎热,长袖的衣裳多热啊!再说了,中衣是穿在里面的,旁人看不见,只要凉爽就好。”

她曾见过一群兄弟在大热天打布库,男人热起来的时候恨不得光着膀子。

“公主说得有道理。”曹蓁蓁点头,她果真没有在衣裳上面缝上一双袖子。

船队走得越往南,气候便越发炎热。天上的太阳照射下来,晒得甲板跟灶上蒸笼似的,当真一个热气蒸腾,连贪玩的小灯泡都不爱在白天的时候出来钓鱼了。更不别提后面那一艘船的理藩院学生们,他们受不了热,竟然跟下馄饨似的,一个个跑到水里游泳!

十三爷看到绕着船游泳的少年们,感慨道:“年轻就是好啊。”也不知道王爷本人会不会游泳。

等到船队在马六甲登陆的那一日,众人感觉到此地的气候实在太过炎热,晒得人提不起精神。十三爷是代表着大清出海的,他的仪态绝对不能有差池。他穿着一身厚重的亲王吉服,头上戴着帽子,热得汗流浃背,豆大的汗水从额头上流下来。

而即将嫁人的曹蓁蓁穿着好几层的红色婚服,她感觉自己脸上的脂粉都快要被汗水浸透了。

九阿哥仗着自己年幼,嘴上没毛,小孩单穿一件丝绸袍子,脚上穿着木屐,他连袜子都不穿。小灯泡看到码头上不远处正有一队人马过来,小孩拿着竹喇叭,大声地喊着:“哪位是我的永琛侄儿?还不快过来把我家侄儿媳妇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