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四爷不熬夜(71)(第2/3页)

“你额娘不过是一双耳朵,一个头,一个脖子。”胤礽觉得好笑,“你说一个女子要戴什么首饰头面,哪里能用得上那么多珍珠?”

小灯泡很有自己的道理:“哪里多了!我娘那么好看,我不仅想给她做珍珠头面和冠子,还想要给她做一件珍珠衫呢!我娘生我如此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孝顺她。”

胤礽的笑容一凝,他听到侄儿的拳拳孝心,他想到自己不曾见过的生母。

他的母亲因为难产而去,他想若是额娘还活着,他也愿意用无数的珍珠来给额娘增添光彩。

可惜他没有这个机会。

“你这个小子想要一斛珍珠,我可以给你。”胤礽摸了摸九阿哥的小脑袋,他却说,“作为回报,九阿哥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二伯呢?”

一斛珍珠的价值可不低。

“我可以让皇阿玛把石油和煤炭运到马六甲。”小灯泡语出惊人,“石油只有东北和西北有,马六甲没有。石油可以燃烧,还能叫小车跑起来!”

胤礽消息灵通,他对于石油这种东西有所了解。他纳闷道:“如此大事,皇上能叫你作主,叫你说卖就卖了?”

他不信。

以老四那样抠门的性子,那位铁定会把好东西攒在自己手里,连手指缝也漏不出来。

九阿哥摇了摇脑袋,道:“二伯,你这就不懂了。皇阿玛说这个叫经济全球化,不能只顾着自己过好日子。以后大清的石油不仅能运到马六甲,指不定还能跟西洋人做生意呢。您在马六甲种植的橡胶树,产出来的橡胶也卖到大清,这样你买我的,我买你的,大家手里都有钱,经济不就能活络起来!”

小孩平日里在家没少听当爹的吹牛胡扯,这会儿小嘴吧嗒吧嗒地说,各种稀奇的观点和词汇真是张嘴就来。

“嘶——”

理亲王倒吸了一口凉气,老四给孩子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起码当年太子全家在宫里的时候,皇孙弘皙可说不出来“经济全球化”这样的话儿。别说是小时候的弘皙,就是现在当爹的弘皙,也说不出来这样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对于胤礽而言,并不难理解。老人读过很多书,他知道地球是圆的,说是“球”也不为过。而“经济”大约取自“经世济民”之意,使得天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论起“经济”的本质,就是大家有好日子过,过好日子的标准就是手里有钱。

论二人教子,这种差距真的是特别明显。

胤礽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觉得老四把孩子养得真是太精了,精明得十分过分。他又问:“那么大的一桩生意,皇上只让你拿点珍珠回去能成吗?”

比起石油这种战略物资,一斛珍珠虽然珍贵,但还真不算什么。

“这怎么不能成?”小灯泡扭扭捏捏地说,他脸红红的,“二伯要是觉得不好意思,便给我送两船橡胶树苗,以及几十个善于种橡胶树的农户。嗯,榴莲也好吃,二伯再给我送一些榴莲树苗和种榴莲的好手。我在宫外认识一个西林觉罗氏的好姐姐,她阿玛在云南那边当差呢。云南有些地方气候炎热,应当也能种橡胶树和榴莲树。那个姐姐平日里总给我送孔雀线的荷包和衣裳,我过意不去,想给她家送一些营生。”

胤礽:???

不对,现在小孩子的友谊都玩得那么大吗?

理亲王看到侄儿腰间上的一只小荷包,荷包用的线色彩明艳,不是单纯的植物或矿物染料能染成的颜色。荷包的中心用细线绣成青龙的图样,手工特别精致。他眯着眼睛一看,青龙图案的质地竟然真的是绿孔雀羽毛做的线!

好家伙,当年的太子再牛逼,也没有一个会送孔雀线荷包的姑娘。

胤礽只觉得一山更比一山高,他侄儿可真厉害啊。他知道橡胶树的用途广,大清的土地上要是能种活橡胶树,这对于朝廷而言是一件好事。当然,要是大清本土种植的橡胶能满足全国需求,这对于马六甲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他该怎么选择呢?

胤礽毫不犹豫地说:“既然侄儿想要橡胶树和榴莲树,二伯让人直接给你送几船过去云南。只是你此次出行要带那么多东西,你不需要过问怡亲王吗?”

不是他小瞧人,他觉得有些大事该让十三来谈比较好。

“十三叔不管这些事情呢。”小灯泡见目的达成,笑起来乐呵呵的,“皇阿玛叫十三叔出海一趟,本想要十三叔散心,我才不好叫这些小事让十三叔烦心。十三叔知道皇阿玛想吃那个榴莲,这会儿估计正在琢磨着怎么把那个果子带回去呢!”

小孩人小鬼大地说:“二伯,我还没吃过榴莲炖鸡,榴莲炖鸡肯定特别滋补。十三叔多吃这种药膳,把身体补得壮壮的,皇阿玛再见到他的时候肯定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