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番外:大清出海记(第2/2页)

得知这段历史之后,邹长生的内心大受震惊。

失败者割让国土,这在中华历史上不是没有过的事情。但是一个国家以“十英镑”的白菜价格将土地租给一个公司,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少年发出惊叹:“天呐,东印度公司可不像是正经商人!它后面肯定是有英吉利国撑腰的,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花点钱,然后租来那么大一座岛。”

邹长生自己做过生意,他原以为吕不韦之流已经是人生巅峰。他从未想象过有这样的生意,能叫一个商行(公司)把那么大的岛给霸占了。在他看来,每年十英镑的租金跟白给没什么区别。英吉利国把这么一座岛白给出去,它图什么呀?

图的是东印度公司给英吉利国带来更大的利益,这份利益肯定超过百万、千万……绝对会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

邹长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打听东印度公司的利润,但是他能在码头看到来往的船只。他看到东印度公司的人将装满香料的船开到孟买,再将印度送到孟买的棉布运送出去。货物在孟买的港口转了一圈,又在亚洲诸国转了一圈。船队甚至不用开往欧洲,只需要建立起来东南亚的贸易链条,获利的银子便会只多不少。

东印度公司还做阿片的生意,他们在孟买买卖阿片。这个公司的人借着贸易之名,在印度的土地上雇佣当地人种子罂//粟,产出的阿片在亚洲倾销,以此获得暴利。

“我认为东印度公司跟英吉利国有很大的勾结,其所图甚大。”邹长生紧紧地皱着眉头,他给皇上写信,“东印度公司不是一家简单的商行,不单纯属于某个姓氏或者某个家族。它的背后应当站着英吉利皇室,英吉利人开疆拓土的步伐已经十分靠近大清,皇上您不可不防!”

来自大清的留学生们看到在孟买随处可见的洋人,起初觉得稀奇,后来才觉得害怕。这个地方在好多年前应当是属于印度人的地盘,怎么现在就成了洋人的地方呢?

洋人图谋了这一带的岛屿,他们难道就不会图谋背后更加辽阔的大陆吗?

邹长生神色平静,他逛着孟买的市场,不动声色地打探着当地的消息。他戴着洋人的假发,画着色彩的妆容,又把肤色涂成小麦的颜色。他看起来不像是来自东方的汉人,倒有几分像是洋人和当地人所生的混血儿。

他兜里还有点钱,只要有小钱开路,许多消息都是不难打听到的。他的怀里捧着一尊大象的木雕,那是他跟一个路边的老人买的。那个孟买老人的肤色很深,看向洋人的眼神有着很深的忌惮。

不过在邹长生买完东西之后,老人的眼神和蔼多了。老人讲述着孟买的历史,活到他们这个岁数的人,知道的东西总比别人多一些。

“前几年北方的马拉地人还跟英吉利人打过几场仗呢,马拉地人差点打赢了。”老人说,“好像英吉利人找来佛朗基人帮忙,佛朗基人出动了好大的战舰,然后他们把北方的马拉地人打跑了。”

邹长生俯下身来,问:“你认为马拉地人赢了好,还是英吉利人赢了好呢?”

老人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了。他收好身上所有钱,一路躲着巡逻的洋人,飞快地跑远了。

邹长生看着今日的孟买,好像看到了好多个地方的影子。他对于英吉利这个国家的兴趣更深,忌惮也更多。他写信告诉皇上,一定要防备来自远方的英吉利人,对了,佛朗基人也是要防备的。他又告诉皇上,印度多产阿片,恐怕对国内不利。

他想了想,给五公主写了一封信,连同刚买的大象雕像装进去一只箱子。他像是写游记一样,文笔轻松极了:“我刚到孟买,看到人们都敬畏大象这种动物。听闻附近有一座象岛,可惜时间不够,没办法去看一看象岛上面的石雕大象。我听闻这里的人信奉湿婆,湿婆是当地的一种很厉害的神明……”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1 00:00:02~2022-07-15 00:11: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米糕 20瓶;桑愚鱼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