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四爷不熬夜(113)(第2/3页)

十四爷找着找着,他发现一个可怕的问题:怎么汉人那么多,满人那么少呢?他想看过许多满洲八旗的子弟,不说有吕布之勇、有潘安之貌、曹植之才……卧槽,怎么那群小年轻的,连老子当年都比不上啊!

一群遛狗逗鸟的,怎么能叫他放心把女儿嫁出去呢?

哦,这个不溜狗不逗鸟的,他爱上八大胡同听曲儿啊!

那个谁谁谁,问他三句论语,连一句都答不上来!

得益于先帝的严格教育,十四爷年轻时候好歹是把四书五经都读完,课余时间还要练习拉弓射箭。虽说他在诸位兄弟当中排不上头几名,但是他到了外头还是很拿得出手的。他想要给闺女找个称心如意的好郎君,谁知自己看到两眼发黑都没找到合适人选,他实在是觉得困难,只能求到皇上面前。

十四爷在养心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都要给亲哥跪下来了:“四哥您不如还是给侄女赐婚吧,您给我家的六格格和七格格赐婚!”

他露出信赖的神色:“您看好的人选,肯定是能靠得住的。我听您的,二话不说,就把咱家格格嫁过去。”

萧靖故意逗他:“那——朕把你家六格格嫁给许配给蒙古科尔沁部的贝子,可行吗?”

十四爷:“噗——”

啊,那当然是不行啊!谁愿意让女儿嫁去科尔沁啊,那里离京城有这么远!

萧靖看出来十四爷的心思,这个弟弟最爱占便宜,却是半点亏都不能吃的。若是皇帝把他家格格指婚给纳兰容若这一等的高富帅,十四爷肯定会愿意。当年的纳兰容若多厉害啊,出身满洲大姓,会读书,人又长得俊朗不凡,还懂武艺。

但是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如假包换的高富帅啊?

萧靖意有所指:“十四啊,你要把格局打开,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那么一点点。你找女婿的事儿,不能只盯着满洲八旗,汉八旗也有许多年轻才俊啊。年羹尧年轻时候已是文武双全,皇阿玛便将一个族妹赐婚给他。”

康熙皇帝挺会看人的,他把一位爱新觉罗氏的宗室格格嫁给年羹尧当续弦,算是买了一把年羹尧的股。老爷子都能同意满汉成婚,你十四爷只会盯着满洲的那几个精神小伙?

这日子不可能越活越倒回去的!

十四爷听着直点头,既然先帝曾从汉军旗当中挑选人才,赐婚爱新觉罗氏,那么他也可以从汉军旗里头挑女婿。

萧靖想要推动的满汉通婚,不仅是满洲八旗和汉军旗的通婚,更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婚姻自由。往长远去看,甚至会是所有民族之间的婚姻自由,以及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婚姻自由。结婚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情(可能会影响到两个家庭),但是扯到两个民族的对立和歧视,那也太扯淡了。

旁人都没能理解到皇上的深意,只以为皇上年纪大了,嫌烦,不想再干媒婆的事儿了。

十四爷经亲哥启发,他调转目标方向,开始在汉军旗当中搜罗年轻人才。他瞅着有没有哪个看得顺眼的,纳入女婿后备人选。谁叫他是当爹的呢,他最疼孩子们啦。

西林觉罗氏的鄂尔泰(雍正心腹大臣)想着自己家的格格宁聂里齐格参加过上次选秀,格格到了最后一关才被撂牌子。本来他打算把女儿在家里留两三年,再相看好人家、然后嫁人的。谁知道皇上突然弄了这么一遭,这下导致京城适龄优秀的好男孩特别抢手!

鄂尔泰问了原来有意的那户人家,结果男方支支吾吾的,没有当年的爽快,显然是想攀更高的枝儿。更有甚者,言语里的意思说宁聂里齐格在选秀中被撂牌子,皇上当年都没给她赐婚,肯定是这个姑娘品行和相貌不太行。

“格格啊,是阿玛对不住你,误了你啊!”

鄂尔泰气得额头冒青筋,那些人怎么能这样恶意揣测他的女儿呢!皇上与他暗中约定,同意让他的格格自行婚嫁。明明这是好事,到头来却弄得这样的结果。

唉。

十五岁的宁聂里齐格坐在自己的闺房里,她感受到外面世道的变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家人们都在为她担心,却不敢在她的面前表露出来,是怕她更加忧虑。她知道阿玛从前为她看好的婚事恐怕被人截胡了,她并没有太多的怨恨。

她跟那一户人家的子弟并不熟悉,顶多是知道对方的姓氏。她和那个人选之间也没有感情,便是失去了也不可惜。

她还是想要未来可以成婚的,因为成婚能让阿玛都放心,家族也光彩一些。嗯,她还是比较憧憬甜蜜的爱意,并未对爱情失去希望。

她想着自己认识的人,突然提笔疾书,写下来一封信,交待婢女送出去。信只有薄薄的一张纸,说的话有些大逆不道。

【你阿玛把我撂牌子,又突然停止赐婚,导致我现在嫁不出去。我不管,你给我想办法,没办法我就赖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