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统(第2/3页)

这意味着,在场的每一家其实都是平等的。每家的孩子,都拥有平等的继承权。

想到这个继承权,谁的心不得热一热。

哪知道叶碎金平定了天下,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做梦。

“我还年轻,不想立储。这个事,等我老了以后再说。”叶碎金道,“这趟回来,一定会有人进言立储之事。我会处理,家里人不要掺和。”

一句“家里人不要掺和”把意思表达得很明白。

就,别找不痛快。

叶碎金既然敞开了说亮话,叔叔们都点头:“嗯嗯。”

四郎忍不住向三郎看去——这一辈中,在叶碎金之下,以三郎为首。便是对叶碎金,三郎也是兄长。

看到三郎脸上完全没有波澜,四郎心中微凛。

叶碎金才刚回来,应该还没有机会私下召见任何人。

那就是说立储这件事,早在南征之前,三郎就跟叶碎金有过沟通,早知道她的意思,所以才有现在的波澜不惊。

果然在叶碎金的心里,三郎还是不同的。

四郎垂眸。

论军功,他也不差的。

就是生得晚了。比叶碎金还晚了几个月,但凡早生几个月,他也能是兄长,就不会让三郎占着这独一份了。

如此看来,叶碎金如今不肯立储,反倒是好事。

总比立了,却不是自家要强。

来日方长,以后再说。

叶碎金此次平定江南,一统天下,班师回朝,自然要论功封赏。

段锦、周俊华本就是开国十二侯,以平定江南的功勋,加封了国公。

武丰收战亡,追封了国公。

邓重诲封侯,成了房州系几个跟着裴定西投过来的将领里第一个封侯的。

其余将领,亦有封侯的,更是论功升迁,出现了一大批将军。

卢青檐也终于封侯,带着江南卢氏,冲进了上层勋贵。

段锦除了有国公的爵位,他的衔也从云麾将军升为冠军大将军。

周俊华的衔升为怀化大将军。

如此,大穆出现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大将军衔的将领。

这一年段锦二十七岁,已经是冠军大将军。

暂时地压过了赫连响云。

开始追上前世的脚步。

天下一统,叶碎金祭告了天地,接受百官朝贺。

紧跟着就要回归到现实。

政事堂诸位宰相联名上表,言征战多年,天下疲敝,恳请皇帝暂止兵戈,让百姓休养生息。

叶碎金的野心是从来不加掩饰的。

如今江南、江北统一,但燕云十六州还在胡人手里,又有蜀国独立于大穆之外,仗着得天独厚的地势,逍遥自在。

而叶碎金才三十二岁。

在女子来说,可能年华逝去,容色减退。

可在一个皇帝来说,她正在壮年。

对一个征伐天下的武人来说,她简直正在巅峰年龄。

而这位女皇帝,从来都野心勃勃,她的脚步几乎没有停止过。

谁都知道,她是迟早得去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许多臣子都担心这位好战的女皇帝过于穷兵黩武,万幸,宰相们联名上书,皇帝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袁相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杨相却毫不意外。

他道:“我早与你说过,陛下早在邓州时,就有‘治’的理念。”

袁相道:“若真是如此,那岂不是天生帝王?”

杨相想了许久,赞同:“可不是嘛。”

叶碎金知道,未来要想一竞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业,现在必须休养民生。

好在,江南膏腴之地,广州、泉州、扬州三大港,海上丝路,尽在她手。

民生第一件事,先通渠修路。

沟通了岭南岭北丝路的大庾岭线、武水郴州线、骑田岭线等七条主要干线,永济渠、通济渠、汴水、汉水等主要水路,这些年或阻断,或淤堵了。

都需要修缮、疏通。

陆路、水路通畅,才能实现政令传递通达,物资运转流畅。国有大事,八方可达。

叶碎金明白得很,只有国家富裕起来,她才有打燕云十六州的本钱。

大家对皇帝过于好战的担心,都白瞎了。这皇帝勤勤勉勉,比他们都更想让神州大地恢复大魏盛时的状态。

段锦加了国公,段府上下喜气洋洋。

一走四年多,回到京城的段府,管家还是那个管家,丫鬟们全换了。

“都是小梅姑娘亲自挑选的。”管家讨好地说。

段锦四年多前奉旨南下,只带了小梅去,回来也只带了小梅回来。那边的丫鬟都没带回来。

小梅去的时候是个小孩,回来已经是婀娜少女。

虽然现在才十三,收房还早了点。但管家一看这架势,称呼上就从“小梅”变成了“小梅姑娘”。

脸上也带了笑。

段锦是跟着叶碎金一同回来的。

小梅比他走得早,先回来的。适逢管家准备给主人安排新的丫鬟,干脆卖小梅个好,让她来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