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燕迟语无伦次地保证,反复亲着怀中之人的额头,然而久久听不见对方回应,低头一看,见季怀真神思不定,反倒有些惊恐惧意,登时不安道:“……怎么了?”

季怀真摇头,哑声道:“我……燕迟……”

他抓着燕迟的胳膊,吞吞吐吐,然而被燕迟以这样炽热纯澈的眼神一望,心中登时起了念头:不能告诉燕迟,决计不能。

季怀真突然不敢赌了。

不敢拿季晚侠、阿全、销金台上下几十条命去堵拓跋燕迟对他的真心了。

“没什么,我只是,只是遗憾,若早些想起来,若你早些告诉我,在汾州,我便不会那样对你了。”

燕迟又将他一抱,低声道:“我不管过去如何,若以后你再那样对我,若再骗我、利用我、伤害我,我就将你关起来,日日夜夜捆在身边,看你以后还怎么出去作怪害人。”

季怀真不敢再接话了。

燕迟只当他冷,又将人一搂,就这样搂回营帐去。

他今夜好是温柔体贴,替季怀真更衣,拆去两侧编发,又将他抱回塌上,最后望着那放在衣服上的玉珏,眷恋道:“我第一次见你,你就戴着这玉。你还问我,这玉好不好看,是你近日新得的,还同我炫耀。一晃几年过去,这玉还在,真好。”

燕迟抱着季怀真沉沉睡去。

他一整夜未曾放手,季怀真却是一整夜没闭眼。

说起这玉,现在看来,竟又是季怀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时他和陆拾遗互换身份一计已实施已久,可偶尔也有被人怀疑之时。季怀真想出一计献于皇帝,只容貌相似还不够,最好加以信物佐证,这样不管谁戴了信物,只要被人看见,定当先入为主,打消戒心。

毕竟没人想到势同水火的季陆两家,各自家公子竟在皇帝授意下,明里暗里互换身份,搅弄大齐朝堂。

三十年前,还是先皇在位时,北羌曾进贡过一对双鱼玉珏,一个鱼嘴朝左,一个鱼嘴朝右。

季庭业先得一女,先皇便把其中一枚赐予季庭业的长女季晚侠。

那时御使大夫另有其人,其女已到应嫁之年,先皇便把另外一枚赏给了她。

后来,此女嫁与陆铮,陆铮从此扶摇直上,一路平步青云,更是承其岳父衣钵,当上御史大夫。二人只有一独子,名叫陆拾遗。

季怀真觊觎这玉已久,简直快要成了心病。

这次干脆顺水推舟,把事情闹大,叫人人都知陆拾遗有这样一块玉,而他季怀真肖想已久,非得抢过来才好。

可他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嫉妒的,不仅仅是这块玉而已。

这事被季庭业得知后,借机敲打季怀真,除赏了他一碟不知是否掺毒的糕点外,当夜还把季怀真叫进房中。

拿一双吊三角眼,邪气森森,老谋深算地将人一盯,笑道:“你既要人人都知这玉的存在,为父就帮你一把。”

季怀真将要辩解,季庭业一眼横过来:“阿妙,你可是不愿?”

听着这声“阿妙”,季怀真沉默片刻,突然笑了,恭敬跪下磕头:“多谢父亲大人,孩儿甘愿。”

接着他被人拖下去,活生生拧断脚踝,两名随行小厮一哭、二闹因纵容主上而被季庭业发落,受剥皮之行,季怀真亲自动手。

自此之后,“夺玉”一事便成为笑谈,上京人人得知季怀真枉顾他人性命,为了块玉珏大动干戈,手段残酷,连取几人性命。

自此之后,大齐官场更能分得清陆拾遗季怀真,见玉如见人,再无人怀疑。

帐中熄了油灯,唯有那玉珏躺在衣物上,窥得一丝温润水光。

季怀真恨恨盯着那玉,直至天亮才有困意。

翌日一早,在他的催促下,二人收拾行装,离开此地,朝敕勒川腹地出发,前去夷戎都城——铁凌邑。

正是柔情蜜意之时,况且昨日才将将袒露心迹,燕迟本想在此地多停留几日,不曾想季怀真却心神不宁,只想尽快到达夷戎都城。

燕迟无奈,只好带他继续上路。

二人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三天之后,到达铁凌邑。

这是一座坐落在草原上的都城,一眼望去,湛蓝天幕下,城郭气势巍峨,竟毫不输给上京,单看此规模,就不奇怪为何夷戎发展如此之迅猛。

燕迟解释道:“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住在城外。你说你在此处有人,可知住在哪里?你们又是怎么联系?”

季怀真含糊其辞道:“先进去安顿下来再说,你大哥叫什么?”

燕迟道:“瀛禾。”

季怀真把头一点,先一步拍马而入。

刚靠近,便看见城门上挂着的巨大狼头,再往里走,街道四通发达,最宽的主路可供三辆马车并驾齐驱。草原十九部的人汇聚于此,反倒齐人倒是不常见,偶闻商贩吆喝叫卖之声,仔细看去,才能找到一两个来此地做生意的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