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页)

群臣静了一静,不曾想心中那些弯弯道道被季晚侠这深宫妇人一语道破。

不带皇帝,是为把他留给鞑靼人,以为鞑靼人抓了皇帝就能善罢甘休,打着另立新君的意思。

一人扬声道:“当年陆拾遗不也是为了大齐自愿去往鞑靼,只是被你弟弟因私仇扣下,如今夷戎为了陆拾遗要与你弟弟算账,鞑靼人也被他愚弄,不会轻易放过他!一切都因你弟弟而起,我等为何不可清除朝中奸佞?陆拾遗死得,为何如今你弟弟死不得?”

季晚侠静了一静,突然讥讽一笑。

她一张张脸看过去,势必要记住这些人道貌岸然的嘴脸。

“你们以为,死我弟弟一个,大齐便可平安了?有你们这群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在,大齐如何不亡。”

群臣对视一眼,眼见生死攸关,被季晚侠不痛不痒地骂上两句又如何?当即要上前逼她就范,然而就在这时,一声骏马嘶鸣划破长空,打断这对峙之势,紧接着一箭破风而来,正中那只抓向季晚侠的手。

季晚侠还以为是季怀真来了,正要叫他快逃,然而回头一看,登时怔住。

只见一人浑身浴血,身上铠甲破破烂烂,浑身都是从战场上斩杀敌军的肃杀之气,携一柄斩马刀,带着百人铁骑小队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回——正是梁崇光。

他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那群只躲在朝堂上动嘴皮子的人怎可与他相较,见梁崇光一来,知道这人最是愚忠,纷纷心虚起来。

梁崇光的铁靴踏在地上,鹰隼一样的眼睛环视四周,仅在季晚侠身上停留了一瞬,便又很快移开,沉声道:“既逃命,为何不带陛下。陛下何在,去请陛下出来。末将自当派兵送各位大人去往安全之地。”

众人静了一静,面面相觑,心中各自盘算。

此次前来,人人破釜沉舟,都带着家丁亲卫,势必要把季晚侠绑起来,逼季怀真出面,若梁崇光不来,怕是早已得手。

他们一看梁崇光只带了百人,且是刚打了败仗,各个精疲力竭,反观他们这边,人数要足足多出一倍不止。

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梁崇光,只见他不动声色,握紧手中斩马刀,护在季晚侠身前,手下将士更是严阵以待。

眼见内乱一触即发,季晚侠忽然把啼哭不止的阿全往梁崇光身边一推,谁也没看清她是如何抽出梁崇光腰间佩剑,等众人反应过来之时,那柄杀人无数,茹毛饮血,伴随梁崇光征战一生的佩剑已架在了季晚侠脖子上。

众人登时不敢轻举妄动,太子已在梁崇光手上,若季晚侠死了,再无人可拿来制衡季怀真。

梁崇光面色大变,情急之下一声“季姑娘”脱口而出。

听着这声季姑娘,季晚侠先是一怔,接着泪流满面地凄然一笑,手中长剑却不肯放下。

那年临近上元节,她十八,季怀真十四,父亲季庭业快要过寿,朝中人人都来携礼贺寿,何等风光,唯独着梁崇光好没眼色,携着一身清贫空手前来,说要当他父亲的门客。

那天趁着家中人多,季晚侠翻墙而出,与侍女往墙头一坐。这呆子就站在下面,数着手里几块碎银子,几枚破铜板,仅这么点钱,连给季庭业提鞋都不够。

她与侍女坐在墙头瞧,侍女忍不住道:“小姐,这人好穷,估计又是来巴结老爷的。”

季晚侠小声道:“哎,他挡着我了,可急死我了,你喊一声,让他让开。”

梁崇光耳力非凡,自然把主仆二人对话听去,一张俊脸登时通红无比,忙错身一让。

见墙头之上,季晚侠摇摇欲坠,面色一变,伸手要接,却听季晚侠大喊一声,惊慌道:“……你,你别接我!退后些,你接了我,我此生就和你牵扯不清了,话本子里都是这样写的!有劳这位壮士退后些!”

任谁也想不到堂堂丞相之女,不止饱读诗书,还精通民间话本。

她一发话,又是涉及终身大事,梁崇光立刻避之不及,眼睁睁看着季晚侠笨手笨脚,从墙上滑下来,继而摔了个四仰八叉。

梁崇光看着,不敢去扶,也不敢开口,更不敢跑开,当真进退两难。

季晚侠哭丧着脸,摔得眼泪都出来,意识到什么,捞起腰间佩戴的玉珏一看,瞅着上面的裂缝,登时傻眼:“完了,这是先帝赏给我爹,爹又给我的。”

她抬头,和梁崇光大眼瞪小眼。

梁崇光也没想到季晚侠会看向他,登时手足无措,干巴巴道:“季姑娘,你的玉碎了。”

这玉珏本就应缺口,可梁崇光这穷巴巴,只知闷头挣军功的武夫又哪里晓得,只看季晚侠衣着面貌,猜出她身份不凡。

季晚侠满脸飙泪,抓狂道:“还用你说!什么碎了,只是裂了!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