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页)

陆拾遗扑过来时,他就下意识收了力道后撤些许,第一刀不致命,要命的是后面搅动的那几刀。巩若看见陆拾遗的血,刺激更甚,抓着头发大吵大闹,在被瀛禾丢开的一瞬间就被燕迟抱住了。

然而疯子力气最大,无奈之下,燕迟一掌切在她的后颈,将人打昏过去。季怀真猛喘不止,看巩若脖子上的刀痕切进去不深,未伤及要害,才松了口气,惊觉自己冷汗已出了一身,竟是不自觉地握住巩若的手。

他又猛地松了手,朝燕迟道:“你照顾她。”

“殿下!”

一人气喘吁吁跑进来。

瀛禾的亲兵顾不得形式前来打扰,还不知有何十万火急的大事,站在外头,一看屋中这死的死伤的伤,又不敢吭声了。

瀛禾冷静地捂住陆拾遗的伤口,面无表情吩咐道:“说就是。”

“启禀殿下!探子传来消息,临安的李峁纠集三万兵马,一路急行军向着上京来了,他们提前派特使先行,不日就要到达上京。”

瀛禾面色冷峻,未曾说话。

三万齐军,还都是未曾受训的新军,领头之人又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李峁,瀛禾本不把他们放在眼中,可眼下还有些许棘手之处让他不得不防。

上京才刚被他打下,根基不稳,民心尚未顺服,正因如此,他才不轻易动手亲自除掉武昭帝。若是此时和李峁开战,反倒会弄巧成拙,更不提还有跟着季怀真从临安回来的两万将士会随时支援李峁。

而燕迟的立场,他从前看得清,现在也看不清了。

瀛禾面色阴沉下来,不愿在这个节骨眼上节外生枝。

正巧季怀真也这样想,他敏感地察觉到瀛禾在犹豫!忍不住侧头看向燕迟,却意外地发现燕迟听到这消息时并无惊讶,一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季怀真心中猛地豁然开朗,猜出了燕迟的全部计划。

瀛禾半晌不曾说话,继而把捅进陆拾遗小腹的匕首往外一拔,对外面的人道:“去请个医术好的大夫过来。”

他拿衣服将匕首上的血擦干净,又盯着陆拾遗沉默地看了半天,半晌过后,才平静起身,伸手取来刀鞘。

只听得铿锵一声,匕首合于鞘中,被瀛禾平托着送还给季怀真。

“季大人,物归原主。”

季怀真这才发现,瀛禾用来杀陆铮的匕首,竟然是当日他交给陆拾遗,混乱之中遗落在此的。

他抬头看向瀛禾,知道这一举动不仅仅是把匕首还给他的意思,乃是让他物尽其用,杀该杀之人——陆拾遗这不惜命的做法,让瀛禾对他心软了,一旦心软,便是直接将弱点交予季怀真手中。

季怀真正要伸手接过,就在这时,斜里又伸出一只手来,将匕首接了过去。

“我不会让他做这样的事。”

自古弑君之人,难得落个好下场。

拓跋燕迟强势地挡在季怀真身前,以绝对的身高体型优势将其挡得密不透风,更挡住来自大哥冷漠算计的视线,这把属于叶红玉的匕首竟又兜兜转转,回到了燕迟手中。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大哥,口中的话却是对季怀真说的:“去把陆夫人扶起来,我背着她,我们一起离开。”

“谁允许你们走了。”瀛禾冷冷一笑,“当我这里是什么地方。”

瀛禾往前,可燕迟也不曾退后,兄弟二人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地对视着。从前燕迟总是略微弱于瀛禾,听令于他,顺服于他,和季怀真分开的那两年也是韬光养晦收敛锋芒。

可如今有季怀真在他身后站着,燕迟再不后退了。

不知何时,他的肩已和瀛禾的一样宽,个子和他一样高。不说话时,气场与他一样强势冷硬,燕迟的眉眼甚至更有攻击性,只有外人不在,和季怀真独处时才稍显温顺。

看着这样的燕迟,瀛禾不禁扪心自问,是什么给了他底气?

燕迟的底气,来自两年来一刀一枪拼下来的军功,来自族中旧部的支持,来自苏合临死前的遗愿与为他留下的两万忠心跟随的精兵,更不提这两年来燕迟自己发展的势力——事到如今,燕迟与他平起平坐,甚至有隐隐超过的势头,不用等到他这个做大哥的“允许”、“命令”他去做什么了。

燕迟看着瀛禾,沉声道:“陆拾遗是你的人,我不管,可今日我要带陆夫人和季怀真走,谁若拦想我,便尽管来试试。”

此话威胁意味十足,瀛禾的视线又冷上几分,在他压迫感十足的注视下,燕迟直接背着巩若,带着季怀真离开此地。

回府后安顿好巩若,抓了许大夫来为她医治,燕迟便拉着季怀真出了房门。

他将人往廊柱上一按,盯着看了许久,一字一句道:“这种事情,你想都不要想。”

季怀真装傻道:“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