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念头通达,膨胀不已,然后遇到一位读史书的凤姑娘(第3/3页)

九叶领命而去,李彦视线落向远去的身影,带着几分好奇,长袖负于身后,乘风而起,飘然跟上。

严世蕃一个人走在京城街头,没有前呼后拥的豪奴,却是念头通达,膨胀不已。

“我果然是天纵奇才!”

他的脑海中,有关不久前魔头出现的画面已然消失,认为能够迈入修行之门,完全是他天赋出众的功劳,不由地生出万丈豪情:“倘若我早早修行,大明的天师应由我来做,哪里还有李时珍的位置?哈哈!”

笑声之后,严世蕃更是狂喜地发现,失联的小兄弟回归了。

空气里恰好飘来了胭脂的气味,他漫无目的地走着,来到了一处后门。

就见一溜接送客人的马车轿子停在门口,一排华丽的灯笼从院门笔直地延伸进去,照得院子里恍如白昼,树木掩映中的小楼里传来阵阵丝竹之声,间杂着盈盈笑语。

严世蕃对于这类地方自然不陌生,烟花女子虽然没资格成为他的妾室,但也是当过外室的。

只不过对于聪明绝顶的小阁老来说,欢场的那些把戏瞒不过眼睛,相比起刻意的讨好,还是更喜欢正经人家的女子。

不过此时的他,人逢喜事精神爽,欲念横生,立刻朝着院内走去。

那久居高位,颐指气使的气势,让迎来送往,眼光最是毒辣的小厮赶忙迎了上来,满脸堆笑道:“这位贵客,可有请帖?”

“你敢拦我?”

严世蕃眼睛一瞪,双目透出幽暗的光泽,小厮神情恍惚,立刻引路:“公子请!公子请!”

到了水阁入座,满堂之人习以为常,好似他就该坐在这里一般,这般操控人心的滋味,让严世蕃愈发陶醉,自顾自地倒了一杯酒,品味了起来。

而此时,一位位侍女将排窗打开,放进柔媚的月光,一队乐娘拿着琵琶箫笛,在纱幔后坐好,四周热切的眼神,也齐齐望了过去。

更是议论纷纷:“要来了!”“久闻此女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经史子集也多有涉猎。”“熟读唐史,对《资治通鉴》所评,更是发人深省啊!”

“哦?”

严世蕃眉头一扬,有些好奇。

他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并不代表没有学识,唐史可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

关键是一个妓子,不学琴棋书画,看上史书了,还是他最喜欢的《资治通鉴》?

眼见贵客的兴致都被勾起,一道袅袅婷婷的身影从纱幔后转了出来,柔柔的声音响起:

“小女子琴凤,见过诸位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