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吃了取经人的肉,反向长生不老?(第2/3页)

“再接再厉,参与得越深,越来越多的灵族才会聚集到这场盛宴中。”

眼见灵族越来越熟练,李彦欣慰地收回心思,全力投入到镇元子元神的追查中。

如今虽然网罗灵族,构建真武圣地,声势越来越浩大,但在三界异变的大环境里,依旧是独木难支,似悟空、镇元子乃至观音、地藏王,都是重要的援手。

既然从蟠桃园中意外地捞到了镇元子的肉身,自然要尝试接触一番元神,进行接触。

此番也是全力动用修为,李彦的双眸清静无暇,如同最纯净的水晶般内外明澈,不沾染丝毫的污秽混乱。

在这样的视角下,世界是透明的。

一切表象物质都淡化,连灵力元气等能量都解构,只余下一根根不断颤动的“弦”。

那是佛门的因果丝线,也是天地的本源交错。

水浒世界的师师,就能观想金刚不坏佛法身,看到因果丝线,但那是最为初级的手段,不知缘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今李彦以无限接近第八识的修为,却能真正投入进去,仿佛在欣赏一首正在演奏的宏大乐章,对于每一根因果弦音都有着理解,甚至能跟着它们一起彼此交错,不断变化,贯穿十方八极,古往今来。

因果乐章是有规律的,美好的,积极的,而三界本源谱写出的乐章,又是激进的,波涛汹涌的。

它更像是一首为时光长河所谱的曲子,看似风平浪静,实则不断此彼,所有的生灵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珠,只能跟着随波逐流,唯有强大的核心,才能在时光长河中保持相对的独立。

比如玉帝的尊位。

比如道祖的超然。

比如佛祖的极乐。

这也是修行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登临彼岸!

可从李彦如今的观测中,现在的三界乐章,却没有那种散发出独立波动的存在了。

当然,祂们也可能潜藏起来,不再肆无忌惮地彰显出自身的强大,这个时候,只能找寻蛛丝马迹,细细摸索。

镇元子出现之前,李彦就做过这样的探索,那时并没有收获,如今再度尝试,视之为一场玄妙的体验与修行。

渐渐的,他陷入到特殊的频率中,脚下似乎出现一条前人走过的道路,直达时光长河深处。

“这是镇元子曾经走过的道路……”

“原来如此,他是将自身与所有地仙的因果之线交缠在一起,天地神人鬼,五仙之一以其为祖,正是屹立于本源之海的强大存在。”

“虽然稍逊玉帝、道祖、佛祖一筹,但三界之中,确实没有谁能完全凌驾于其上了。”

得益于镇元子的肉身,修行的道理很快破解。

李彦加以感悟,获益匪浅,对于佛家的宏愿也多了一番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宏愿之法其实是同样的原理,都是以大宏愿增加自身的权重,助其屹立于本源之海,时光长河,成为独立的存在。

那宏愿的目标,就是自身的根基,如地藏王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让祂与地府亡魂有了千丝万缕的牵扯,因此名正言顺地成为幽冥之主,但也基本止步于此了。

相比起来,反倒是观音更具潜力,佛门之中,能企及佛祖大法力的,倒是这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李彦略加思忖后,收敛心神,没有直接沿着镇元子的捷径走下去。

他此次虽然是找出镇元子的元神所在,但也不会在关键道途上有丝毫偏差,任何一位大能之士,都不会一味学习前人之法,而是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

确定了这个目标,李彦的金丹与心识,渐渐化作一束奇妙的因果之弦,一头与无穷远处相连,一头与三界洪流进行交互。

既属于三界之内,又超然于三界之外。

这是外来者的格局,从一开始他就不局限于此,或许难度更高,但无疑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了这样的境界,再看因果之弦组成的时光长河,无穷无尽的时间线开始分化,却又在穷尽所有的可能之后互相抵消,指向准确的方向。

李彦视线上升,三界尽览无疑。

沉寂的天庭。

暗流汹涌的人界。

初回秩序的地府。

他甚至看到了层层迷雾包裹中的东胜神洲,在原花果山的位置,耸立着一座堂皇庙宇,传来声声禅唱,似有佛陀菩萨,八百罗汉,端坐其中。

那是大雷音寺,也是生出了器灵,在幕后默默引导宏愿界的罪魁祸首雷音!

此行的目标不是它,李彦只是观察片刻,就收回因果探查,继续全力追查镇元子的下落。

“奇怪……”

但令他惊讶的是,镇元子的踪迹始终不显,追查的因果之弦在三界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搜查不到任何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