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即见如来,为何不拜?我欲如来,自然不拜!(第2/3页)

但如果真是如此,阿傩与伽叶不该轻易放过此物……

这些疑问目前还没有解答,李彦回过神来,看向众灵,迎着它们的忐忑与不安,语气沉重地道:“无论是真是假,有一点都不可否认,敌人的所作所为,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计。”

众灵沉默下去。

满怀愤怒与不甘。

在铁证如山面前,无论这团灵光到底是不是始祖,都是被敌人动过手脚的,这点已然无法否认。

而相对较好的情况是,敌人无法奈何始祖,只是做了些干涉,希望引发猜疑,让灵族自行放弃。

坏的情况则是,始祖被偷梁换柱,真正的世界之灵早被转移,留在灵霄宝殿之上,灵族一直朝拜守护的,根本是一个幌子!

至于始祖之灵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灵族是想都没有想过,万万接受不了……

一片压抑的沉寂后,七星涩声道:“现在我等该如何是好,此事是否要告知全族上下,还望圣君拿个主意!”

其他灵族也露出期待。

李彦缓缓开口:“不瞒诸位,这个剧变于我而言,亦是突如其来,并无稳妥之法,但宣告全族,我认为不妥……这是为了大局考虑,不可自乱阵脚!”

众灵面面相觑,终究也点头表示同意:“是啊,它们如何接受得了?若是乱了,反倒让神佛得逞了……”

李彦接着道:“当然,一味的隐瞒,绝对是下下之策,始祖若是始终不醒,有朝一日肯定瞒不下去,到那个时候,不用敌人施为,好不容易聚拢的族灵,将会分崩离析,再也无法挽回!”

众灵沉默,神情难看。

昔日灵族本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但现在经过圣地的聚集,宣扬始祖的神威,统御三界的梦想近在眼前,这个时候一朝回到从前,实在难以接受……

李彦总结道:“因此我等得定下时限,在限定之前,必须探明始祖的真实情况,如此才能给全族上下一个交代。”

“不错!正该如此!”

众灵再度点头,心头涌起了紧迫感。

事实证明,三界表面沉寂,神佛毫无动作,实则是暗流汹涌,凶险至极,幸得这位圣君带领,否则哪里能发现这么多敌人的阴谋诡计?

不能再有耽搁了,必须行动起来!

而李彦不是只喊口号,还有实际的行动。

他立刻来到“始祖”面前,伸手虚按:“这第一步,就从查明那背后的奇特波动开始……诸位助我一臂之力!”

“是!”

众灵依言上前,围成一圈。

这个关头,也不讲究什么朝圣不朝圣了,纷纷动用本体的宝器之力。

始祖之灵的光团似乎感受到异常,发出了抗拒的波动,却是无济于事,被李彦率众熟门熟路地突破进去。

“这是连接旧世与新界的通道么?”

“即便不是,我也可以将它当作一条通道!”

李彦毫不迟疑,开始强行的深入。

能位于此处的,都是三界最为顶尖的宝器,齐心协力之下,阵容堪称豪华,神力亦是汹涌澎湃,在心识引导下,聚纳成一股强势的力量,硬生生地拓展出一条通道。

如果说之前是被动的接受,此次就是主动的前行……

直达新界!

再探!

……

“南无阿弥陀佛!”

玄奘于蒲团上跏趺而坐,默诵经文,轻抚紫金钵盂。

佛光荡漾,超度孽苦。

这正是三藏真经的本意,昔日为唐皇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传流东土,永注洪恩,今时他得知了救世的存在,也希望能为那些生灵诵经祈福,以劝善念。

在玄奘的理解中,灵山上下防备的外魔,还是修行的劫数,自身要度过的魔障。

所谓旧世的生灵堕落入魔,侵犯新界,他则觉得有些不妥。

如果真的能跨界前来,以佛祖的慈悲心,岂会将昔日的众生拒之于外?

若是将旧民统统舍弃,只顾新界求存,何来普度众生?

因此玄奘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超度的选择。

伴随着紫金钵盂的佛光,变得越来越纯粹,这件功德之器沉寂下去,阿傩与伽叶口中的外魔之气,再无半点踪迹。

玄奘双手合十,为旧世祈福的同时,继续投入到经文的参悟中。

“换上另一道出口了!”

“还在灵山!”

这位旃檀功德佛却不知,此次当李彦的气息探索过来时,已然不是通过紫金钵盂,而是落在一座恢宏圣洁的宝殿之上。

“大雄宝殿?”

李彦的心识探出一缕,朝下张望,就见金光照耀之间,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等皆有座次,而主位的九品莲台之上,正端坐着一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