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不度众生的救世之舟(第2/3页)

“为了开辟新界!”

李彦仰首,透过宝阁的穹顶,看向无穷高远之处:“此方天地的异变,导致神佛将有三灾五衰之劫,再不可与天地同寿,为求出路,玉帝先行,又有老君、佛祖随后,再开世界。”

“太上被称为开天辟地之祖,佛祖亦有重定地水火风之力,更何况还有年劫修长,得享无极大道的玉皇大天尊!”

“就目前看来,祂们或许成功了,但又没有完全成功,新界与旧世依然关联,难以彻底抛开,尤其是旧世内沉睡的神佛与苏醒的灵性,都要解决……”

“沉睡的神佛如何解决,暂且不提,而为了稳住灵族,玉帝、老君、佛祖伪造出了始祖之灵,实则在它的背后,就是新界的出入口,通过这样的方式,遥遥监控旧世,不让我等旧民脱出牢笼,干扰新界……”

雷音听着,神情不断变化,涩声道:“当真如此?”

“目前只是猜测。”

李彦语气平和,自有一股万世了然于胸的沉稳,即便是这等骇人听闻的三界大事,也着眼于解决之策:“所以阿弥陀佛的下落至关重要,你对于如来佛祖的了解,也将帮助我们堪破真伪,直达三界背后的核心秘密……”

雷音这次回忆得愈发仔细,但想了又想,还是皱起眉头:“可小僧所知的,也只有这些,佛祖当年是否真的灭度,小僧真的不知!”

李彦问道:“那是何时之事?宏愿界诞生之前,还是之后?”

雷音道:“诞生之前,诸佛没有声张,由过去未来现在佛主持,离开西牛贺洲,东渡来此,又以佛祖之名,发宏愿,度苦海,达彼岸……”

“就在那时,小僧的灵识逐渐壮大,逐步接触灵山上下的秘闻,最终趁着众神佛入宏愿界沉睡,正式掌控灵山……”

“不过能顺利为之,也是由于众佛的宏愿界似是遭了变数,生出无尽迷雾,将两大洲域与现世分隔,才让小僧窥得机会……”

李彦一直有个疑问,正好询问:“东胜神洲与北俱芦洲成了宏愿界域所在,这两大洲域原本的生灵呢?”

雷音显然并不关心凡世之人,闻言微怔,才回答道:“应是分散到了诸界之中,浑浑噩噩,不分真伪。”

李彦皱眉:“我经历过宏愿之界,那里仍是大明王朝,君臣一心礼佛,品性依旧,是为现世投影,不似有真正的生灵陪衬……”

“何况三千宏愿世界,即便将两大洲域的生灵都分配进去,也是远远不够的,半真半假之间,恐怕难度更大……”

“除非有一主域,生灵为真,其余诸界映照投射,生灵为假!”

雷音缓缓摇头:“并无此等界域,三千宏愿界不分主次,便是众佛陀所愿的世界,若未抵达彼岸,亦与其他神仙无异。”

李彦沉吟片刻,将关于生灵的话题暂且放下,又问道:“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是在此之前消失的,还是在此之后消失的?”

雷音道:“这两位的菩萨各有道场,不在灵山修持,小僧亦无法断言前后次序,不过佛祖灭度之后,文殊普贤菩萨都有现身灵山,这两位菩萨却是再也没出现过……”

李彦继续发问:“那些妖魔又是从何而来?”

雷音道:“多为神佛坐骑,野性难驯,见神佛沉睡,就蠢蠢欲动,又招呼同类,欲谋大事,却不知诸佛早有打算,趁机将之网罗进来,不外出为恶……”

李彦微微颔首,现世强大妖魔甚少,留下的都是大猫小猫三两只,源头却是如此。

此举倒是功德无量,否则神佛再不下界,独留坐骑为妖为魔,人界早不知被祸害成什么样了……

弄清楚佛陀菩萨与妖魔坐骑,李彦转身看向大雄宝殿的位置,看向那参天宝树的虚影延伸,支撑天极:“这株宝树,是你栽种的么?”

雷音精神微振,语气带上自豪:“不错,正是有了这株七宝妙树,承接三千宏愿界,此处才真正归于小僧管辖,那些妖魔也终于改邪归正!”

虽然那些妖魔披上袈裟,仅仅是带上了看不见的紧箍,而相比起悟空的紧箍咒,是施以惩戒,并不彻底限制其自由,这种紧箍的效果更加可怕,几乎是强行扭转妖魔的念头,进行着半奴役的皈依……

但从结果论,改邪归正并没有错。

李彦理解这份引以为豪的心情,器灵翻身,从奴为主,当然格外激动,但他也有一个关键的不解之处:“恕我直言,以你之力,恐难以完成这株七宝妙树,承托三千宏愿界……”

雷音并不恼怒,双手合十,微微一笑:“不瞒圣君,小僧确实取了巧,所借之物也与此地有关,正是《三藏真经》。”

它伸出手掌,轻轻一拂,那七宝妙树再度变化,整个树干变成了透明,遥遥可见里面有一页页经卷翻动,其内字字珠玑,大放光明,支撑着外界的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