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前期筹备(第4/4页)

“好,”

韩东塬道,“白天整,屋子里暗的话点上煤油灯,一会儿让廖盛给你拿一桶去。”

程柠应下。

煤油这会儿也是很珍贵的,她现在一直都是用舍友的,长期用当然不行。

她这也算是因公花费。

她站起身,道:“那我先回去了?”

“不急,”

韩东塬却是又道,“先坐着吧,等廖盛徐建国过来一起开会。对了,你数学还行吧?”

数学?

她刚刚才拿了高中数学课本给了周晓美呢。

“还,还成吧。”

她颇有些心虚道。

她记得她读书时成绩还是很好的,可毕竟死了几十年,该忘的都忘光了。

“你试试帮厂子做一下预算,”

韩东塬道,“钱是你带来的,你算算看,在我们能赚钱之前,厂子前期大概要投入多少,有不懂的就问我。”

“分几块,工人工分,原材料费,购买工具费用,还有其他,像是请师傅的费用,我们可能要去北城的差旅费,试试看。哦,你把需要的工具列出来,这些天你也在木场上工好几天了,应该大概知道需要些什么工具吧,先不用管单价,这些我已经联系了家具厂,他们会给我寄一批折旧的工具过来。”

韩东塬下乡前在北城建筑工程集团上班,干的是和下属家具厂协调安装家具的活,所以跟家具厂那边很熟,那位退休的木工师傅姚师傅也是这么认识的。

等韩东塬下乡,把工作给了程柠,单位觉着他以前干的活程柠干不了,正好家具厂有个位置,就把程柠安排了过去。

所以程柠其实对家具厂情况还更了解些。

这也是韩东塬之前明明收山货也能赚钱,但最后决定搞竹木制品厂的原因。

搞山货要找村民收货,要验货,要经公社卖,中间还得提防被人举报,一路都麻烦。

不像厂子,搞起来之后事情交给下面,就省事多了。

他的时间也自由。

说是前期投入由他来垫付。

其实主要也就是工人的工分。

跟城里一个月还得十几二十,熟练工人大几十的工资相比,这里实在太穷,村民和知青满工分一天也就是一斤粗粮,苞米面或者红薯,一个月三十斤粗粮,折现不过两三块钱,三十个工人,一个月也不到六七十块,就算是加点精粮,一个月也不会到一百块。

原材料费山里木头都是免费。

然后就是购买工具的一次性费用,这些他用处理价购买家具厂淘汰扔在仓库的旧工具,价格十分低廉,离送也不远了。

所以即使没有程柠送过来卖工作的钱,熬上几个月对他来说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更何况前面几个月也不是完全赚不到钱。

过去两个月他让村民削木板,做最简单的砧板,小凳子,造型一般,但胜在质量不错,一个卖到家具厂也有两三毛,七八毛钱,出了一批货已经拿到一百多块钱。

所以办这厂子对韩东塬来说并不像别人以为得那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