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3/4页)

姜穗正蹲在河边刷牙,就看见端着一大盆衣服准备来洗的方姐。

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喊她小姜医生,但是像自来熟的方姐有的时候会很亲近地喊她穗丫头。

心情好了许多的姜穗很快走马上任,熟稔地寒暄:“姐,这么早洗衣服啊?”

方姐其实并不是卫生所的人,她是姜穗顶头上司陈医生的爱人,经常出没在卫生所。

陈医生原本是卫生所唯一的医生,一个头发已经开始泛白的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和平村很受人尊敬。

方姐操着一口带着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家里没人干,当然就是我干了,也不知道娶回来的媳妇是干什么的,一点用也没有……”

姜穗洗脸的动作一顿,她没想到不过是随口寒暄了一句对方就开始十分自然的暴露起家庭矛盾。

“你们是第二批知青,你是不知道,我儿子娶那个女知青跟菩萨似的,什么活都不干……”

这样平凡的絮絮叨叨让姜穗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她并不讨厌,正打算宽慰对方,就听到有人喊自己。

“穗儿、姜穗——”

是林依,一同在卫生所上班的同事,也是和她一起下来的知青。

姜穗只能抱歉地朝方姐笑了笑:“方姐,不好意思啊,我该回去上班了。”

方姐讲得正爽呢,手上不停动作都还在讲,闻言有些遗憾,砸砸嘴意犹未尽道:“那行,也不能耽误你上班,咱们中午吃饭的时候聊。”

小姜医生轻笑:“好的,那我可等着您。”

等姜穗端着脸盆回去,却发现卫生室里除了林依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

看见她出现,林依朝她露出了笑容:“穗儿,这里这里。”

林依是一个圆脸女孩,讲话时喜欢带笑,“姜穗”很喜欢她,一路在绿皮火车上一起聊天诉苦来到这里,拿她当好朋友。

她看了眼站在林依旁边的男人,带着黑框眼镜,高高瘦瘦,见她看过来就露出了笑容。

但是姜穗没有错过他眼里的打量和一股若有似无的满意。

她暗自皱了皱眉,随后看向林依,面上是宽和的笑容,语气温柔。

“林依,有什么事吗?”

林依笑道:“我这不是看你被方姐拉着又开始说她家里那点事吗?来解救你了。”

小姜医生笑了笑,并没有解释说她其实并不讨厌方姐,而只是道:“谢谢啦,你等我放个东西。”说完她扬了扬手里的洗脸盆就打算离开。

结果林依就直接接过她的洗脸盆,朝她说道,“哎呀我来帮你放,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杨建业,是比咱们早一批的知青,他这段时间有些咳嗽,想来看看怎么回事。”

如果是小姜医生或许不明白,但是姜穗看他们俩这样就明白了,林依这是介绍“朋友”。

虽然她们这个年龄在这个时代的确是适婚年龄,但是他们才来了一周而已啊。

而且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第一批下乡的知青比她早很多,基本上都体验过这个村子所有的贫瘠,有的知青们看不上村里人,又回不去城里,一般都会选择内部消化。

虽然社会风气比建国前开放了一些,但是知青们长期待在乡下,风俗习惯也会自然而然也会和乡下越来越像,尤其是早婚早生这一点。

这种预感在这位男知青介绍自己的情况时越来越强烈,姜穗暗自挑了挑眉,面上没有任何表现出来,在病历本上登记了对方的年龄。

29岁了,怪不得着急。

都直接上门来了。

可能也是因为和他同一批的知青都结婚了。

姜穗按照惯例询问病情病史,对方配合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聊些别的,似乎是在拐弯抹角地打听。

“姜医生是哪里人啊?”

姜穗发现对方咳嗽再晚两天来就痊愈了:“我和林依是同一批同一个地方来的。”

“京城人士啊,久仰久仰。”杨建业笑容满面地恭维着。

姜穗本来心情也没有变得多好,一听到他油腔滑调的说话就开始觉得有些不耐烦,她下笔的时候都用力了许多。

她并不太喜欢对方,也不想和他有什么牵扯,林依放个盆半天都没有回来,想来也是故意给他们制造机会。

姜穗觉得有些微妙,她现在才19岁,林依介绍一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究竟是因为对方太优秀,还是因为林依觉得他们很合适呢?

不过小姜医生并不像姜医生那样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姜穗只能一边快速写好资料,一边打发他:“听您的语气,您见过我?”

杨建业:“前几天村里开大会,我看见你了,姜医生真是光彩照人。”

姜穗写字的动作一顿:……

村里开大会那天是晚上,黑灯瞎火的百来号人谁看得到谁啊?

她敢确定这家伙是在刚才才头一次见到她,在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