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周合一(第3/14页)

温萦转过头哀求的看着温老太太:“奶奶,你就答应我,好不好?”

温老太太本来想说这是封建迷信。

可是看到孙女眼里那水汪汪的样子,到了嘴边儿的话就换成了其他的。

“知道啦,不催你哥哥结婚,让他自己找对象。找不着也没事儿。”

温老太太心想,她还能活多久啊?撑死也就一二十年好活。

儿孙以后的事儿她是管不着了,也没这个心思管。

从主城出来,天气一点一点的变凉。

到了一个地方,他们就去饭店里边儿点点儿好吃的,喝点儿热乎的汤。

到了江省,那边的瓦罐汤很出名。

喝上一肚子热乎乎的汤,吃饭都香了,也感觉人都活了过来。

又穿过了两座省。

寒风透骨。

可也到了家。

小六接到电话,把家里边儿的炕和地笼都烧上,屋子里边儿也烧着水,还摆着热乎乎的饭。

他们下了车,一进门儿就能吃上。

等吃饱喝足。

狠狠的休息了两天。

温老太太觉得自己真的是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还跟着男人东跑西颠儿的。那时候条件更艰苦,跑了两天两夜都不觉得累。

有的时候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哪像现在,啥也没做,就是坐车的时间久了一点儿而已,人就受不了了。

“奶奶,我亲自送你们过去。”

温明辉跟九爷那边儿谈好了之后卸了货,装货的时间又推迟了几天,才过来找温老太太。

温老太太已经收拾好东西,她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带着孙女儿坐上了车,准备去蒙市找闺女。

“走吧,别耽误了。”

温老太太麻溜儿的,锁上门就走了。

从平城到蒙市,开车要走上七八个小时。由于是第一次去路,还不是特别好走,时间又比平时慢了一点儿。

温老太太他们一早走的,傍晚的时候才到地方。

眼看着又到地方了,温萦忽然想起一件事儿。

“奶奶,你给我大姑打电话了吗?”

“没打电话。”

温老太太绷着脸,面容十分严肃。

温萦看到奶奶这样,心里咯噔一下。

“奶奶,你为啥不给我大姑打电话?你是担心……”

温萦的话没说完,就被温老太太接了过来。

“我要是提前跟你大姑说我过来,她肯定会粉饰太平。过得好不好?平时过得怎么样?有没有被欺负?我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温老太太不喜欢自己的闺女,只是想着闺女的钱。

没人知道老太太为啥要把闺女嫁给当庄的人。

嫁在当中就算是被欺负了,她也能给闺女出头。

谁知道白家那小子竟然升了官儿,到了部队还把闺女给带走了。

还以为那小子一辈子都要待在部队。

谁知道前两年白家那小子又转业了。分配的地方还不是他们平城,而是到了更远的蒙市。

自从闺女随军之后,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

她已经有十几年没见过闺女了。

往年家里的日子很穷,闹饥荒的那几年,她也没亏着闺女。

后面这十来年,闺女生孩子,她也不在身边儿。

温老太太这心里边儿很不得劲儿。

眼看着要到闺女家了,温老太太忍不住回想起姑娘小时候的模样。

还记得上一次看见闺女时,是闺女准备去随军的时候。那时候闺女还是一个小姑娘,梳着两条大辫子,白白净净的。

虽然左手的手腕儿有毛病,整个手不用,可她闺女长得好,一只手也比人家两只手的人强。

这么多年闺女写信回来,从来没说过自己过的有多苦,只说自己过的好。

月月给家里打钱,从开始的五块到后面的十块。

也不知道这钱是闺女怎么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她要给家里边儿打钱,那得多看她男人的脸色。

温老太太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又不是不疼闺女。若不是家里边儿的日子的确不那么好,她也不会要闺女每个月寄来的钱。

如今家里的日子好了。

就算闺女离得远,她也能亲自去看看闺女过得怎么样。

温萦还懵懵懂懂的。

她隐约明白奶奶的意思,有点儿期待见到大姑,又有点儿害怕见到大姑。

万一姑姑过得不好,奶奶肯定会生气,会自责,会彻夜睡不着觉。姑姑过得好,奶奶心里可能会好受一点儿。

可到底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姑姑。

谁也不知道姑姑到底过得好还是不好。

进了蒙市,一路朝着姑姑家那边走,蒙市跟平城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看上去有一点破旧,一点都不像一个大的城市。

距离姑姑家越近,环境反而越好。

温萦发现奶奶的表情也好了一点点,但是那眉心还是紧锁的,始终没有舒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