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页)

李承乾半点不在意:“那东宫就不送了呗。反正阿翁有两篮子呢,他肯定会抽一部分送去东宫的。四叔指不定也能得。用不着我。”

抱春:……行吧。你是主子,你说了算。

李承乾理直气壮。他跟太子伯父关系平平,怎么比得上李记室呢。李记室博览群书,会好多东西,不但给他讲过故事,还教过他两回算学。虽然李世民没安排,但李承乾心里已经把李淳风当半个老师了。

“天色不早了,你们赶紧去送。我去找阿娘了。”

李承乾捧着菜篮子再次跑远。

********

书房。

李淳风言道:“师兄有三师,智仁法师已经圆寂,我父亲也已故去,还在世的便只有孙思邈。孙药师近年来四处采集药草,汇总杏林古方,研究医道,行踪不定。便是师兄也已经多年不曾见到他了,更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

这种情况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却还是感到失望。此事他当年就问过,李渊甚至还曾派人寻过,最终无果才作罢。

如今旧事重提是因为今日入宫,李世民隐秘地发现李渊不对劲,甚至从其犹犹豫豫的话语中察觉到李渊似乎又动了心思,或者是已经暗中命令下去了。李世民猜,如果李渊真有动作,一来是想找孙思邈,二来恐怕是想再见一见袁相师。

李淳风听闻他的担忧,摇头说:“师兄当年不曾留下,其意自明。他不会入京。师兄说过,时机未到。”

袁相师不来,李渊应当不会用强。毕竟袁相师是智仁法师的得意弟子。智仁法师跟李渊有些渊源。李渊多少会看几分智仁法师的面子。再者,袁相师也是有大本事的人。可李世民的忧心并不见减少。

李淳风明白他的心结,劝道:“师兄相术精湛,从不会贸然提示卜算预言。他出口必有考量。不说师兄的本事过硬,就算是我技艺比不得师兄,也看得出小郎君不凡。但天下之事,虽是因果缘定,却非一成不变。”

李世民一怔:“那承乾……”

李淳风摇头:“不论世事如何发展,王爷都需放平心态。人所能做的便是尽己之力。小郎君处还需王爷多多看顾。”

这话说得隐晦,但李世民听明白了。承乾还小,即便运道加身,也未必一帆风顺。况且此事不宜传出去,对于承乾的某些特殊之处,他还得着手遮掩一番才好。索性如今只是初露端倪,李世民此前也非完全没准备,一切都还来得及。

“王爷若是准许,在下可以时常过来教授小郎君算学。”

名义上是教授算学,实则护佑承乾。李世民知道他的心意,哪会不应:“那就有劳李记室了。”

此刻,李世民再次庆幸当初留下了李淳风,又庆幸只让李淳风做了个记室参军。记室参军掌管文书,非是要职,平平无奇,不惹人眼,不易被人盯上。也是因此,到现在都没几个人知道其实他是袁天罡的师弟,当初袁天罡能来京为承乾诊治也是因为他传信请求。

虽然因为袁天罡的话让李渊给予了承乾非一般的关注,但也是袁天罡解决了承乾当年的梦魇之症,让他能健康成长。就凭这点,李世民是感激袁天罡的。

李淳风走后,李世民来到兰亭苑与老婆孩子一起用食。他到时,李承乾正叽叽喳喳说着自己如何利用聪明的小脑瓜子搜刮到两个庄子的。他说得绘声绘色,李泰与李丽质听得入迷,连连拍手叫着:“阿兄好棒!阿兄真厉害!”

李承乾得意地尾巴都快翘上天了。李世民抽了抽嘴角,轻咳了一声。

孩子们听得声响,见他来了,忙起身问安,李承乾也跟着规规矩矩行礼了,没再“口吐狂言”,神色还有些别扭。李世民愣住,转瞬看向长孙氏。长孙氏轻笑点头。李世民便知长孙氏已经同他谈过心了。

李承乾犹豫了下,还是走上前去:“阿耶,我错了。我以后不爬那么高了。”

李世民顿觉欣慰。这孩子虽然顽皮,却还算听得进父母教导。

“阿耶,我爬那么高让你们担心是我不对。可我有很用力抱住树枝的,并且已经准备开口让内侍找梯子抱我下去了。你突然出现吼我才让我吓得摔下来。非但如此,你还不问缘由就打我。你也有错。我已经就我的错误跟你认错道歉了。你也得就你的错误同我道歉。”

李世民:……很好,还是那个让他糟心的儿子。果然他刚才欣慰早了。天底下哪有老子给儿子道歉的。

李世民没出声,李承乾很聪明地从他神色中猜出其想法,不太高兴:“先生说过,对事不对人,帮理不帮亲。你就算是我父亲,可错了就是错了。”

长孙氏偷笑。李世民嘴角抽搐:先生们说的“对事不对人”“帮理不帮亲”是你这个意思吗?你是不是学得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