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5页)

李承乾高兴欢呼:“阿翁真好!既然阿翁这么大方,那我再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田地:“这一片种的都是新作物,等收成后,你就又能吃到新食材了。”

李渊轻笑,这事李承乾没怎么瞒着人,他也是知道一些的:“从水云观拿回来的那些土豆?”

李承乾点头:“阿翁,你别小看那些土疙瘩,往后你就知道了,那是宝贝嘞。”

“怎么宝贝?跟西红柿西瓜一样好吃,还是跟辣椒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李承乾眼珠转了转:“才不是。土豆跟它们都不一样,总之,你等着吧,到时候你肯定会吓一大跳。”

李渊忍俊不禁:“呦,我们家承乾还学会卖关子了呢。”

李承乾倨傲地仰起头:“反正我现在不告诉你。你一早知道就没惊喜了,那多没意思啊。”

“行,阿翁等着你的惊喜。”

李渊这么说着,却是哈哈大笑,显然不以为意。

李承乾气呼呼,哼,等着吧。他就不说。他已经不是从前的他了。如今的他肯定沉得住气。他必须沉得住气。这几天梦里表姐教了他一些新东西,譬如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决定要做一鸣惊人的那个。

翁孙俩回到长安。李渊第一件事就是差人送东西去宏义宫,这是他答应李承乾的。第二件事便是差人推广曲辕犁,这也是他答应李承乾的,更是他必须要做的。

他想权掌九州成为天下之主,也想做一个圣明的君王,得世人称颂,万代流芳,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曲辕犁的意义,他比五岁的李承乾要清楚的多,这事若做好了,都是他在任的政绩,是他创造的辉煌。所以不容有失。

皇命在前,负责此事的官员都很卖力。李渊搞的都是大动作,非是李承乾那点小打小闹能比。不到半个月,曲辕犁便已走入长安城各个村落,且悄然蔓延至长安之外。

李渊有了优秀的政绩,很高兴。李承乾获得了大批赏赐,也很高兴,他又去了杨家村。因着今年豆皮腐竹的热销,兼之前阵子西红柿丰收的盈利,如今的杨家村早已换了模样,即便仍旧算不上富裕,却能饱腹能暖身,就连杨娃都换上了新衣。

这时节山泡早就没有了,可山里又长出了别的野果。杨娃时常去山上转悠,搜集起来做成果酱,储存好专门等着李承乾来。

他做了十一罐,十罐都给了李承乾,只留了最后一罐,又问李承乾要不要去山上走走。李承乾也好奇他在哪里寻的果子,兴致勃勃答应下来。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半点没错。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直上,也没往远处去,只走到山腰。

杨娃一路解释着自己在何处得来的收获,顺便跟李承乾介绍山里的植被花草:“可惜如今已入九月,很多果子都没了。您若是早一阵子过来,不但能看到果子,还能看到不少野菜呢。”

话是这么说,但杨娃还是凭借自己那双“毒辣”的眼睛,挖到了两颗。杨娃很高兴,李承乾更觉新鲜。挖野菜,这还是他长这么大第一回 体验呢。

捧着野菜往回走,来到山脚时,刚好瞧见一位婶子挎着篮子,见到李承乾笑嘻嘻的凑上前:“小郎君可要尝尝我新做的饼子?”

说着已然将饼子往李承乾手里塞。饼子个头不算大却很香,闻着有荤腥味,里头应当放了肉馅。李承乾咬了一口,忍不住夸赞:“好吃。”

婶子笑得咧不开嘴,又给他塞了一个,顺便给娃塞了个。娃本不肯要,婶子将篮子掀开给他看:“放心吃,多着呢。”

确实不少,娃讶异:“今儿是什么日子,婶子怎做这么多饼?”

“你叔在城里找了个活,说来还得多谢小郎君。小郎君弄出的曲辕犁,如今不但长安城人人争相购买,外地也多有疯抢。现在许多人都在做这东西。你叔虽然不会打铁也不会木工,却有一把子力气,别人雇佣他送货打杂呢。”

李承乾睁大眼睛,曲辕犁竟然还有这作用?梦里父母是怎么说的来着,增加就业岗位!

婶子仍在说着:“你叔食量大,我多做些他可以带在身上吃,剩下的,我再送俩去给道长先生。”

“道长先生?”

李承乾疑惑,这是什么称呼?

婶子解释说:“村里来了个游方道士,在族长家借住几日。前天我家孙女病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弄的,随便几下就把我孙女身上的晦气给去了,给了我孙女一张安神符,我孙女第二天就没事了。真神通咧。他又不肯收银钱,只要了一文。我过意不去,便想给他送点吃的。”

娃笑起来:“婶子等等我,我也去,把家里剩的那罐果酱送给道长先生。昨日我哥哥摔跤伤了腿,他在我哥腿上点了几下,将符纸烧成灰敷上去,立马就不流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