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太子就为了来拿几本书……(第3/3页)

有人轻嗤:“别说那些,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图书馆一出,我们此前的计划还有用得上的吗?”

众人一愣,是啊,不是许多用不上,而是全都用不上了。他们只觉得心口发堵,胸中憋闷,却无法排解。

此局要如何破,暂且商讨无果,四家分别,只能等后续再议。

回到家中,崔氏卢氏郑氏都纷纷将自家各房掌事者唤过来。

“今日与三家会面,王家怎么说?王八郎怎会去给太子捐书。他既捐书,必然是提前知道图书馆之事,既然知道,为何不告知我们?”

崔家家主脸色沉重:“王家家主说,王八郎不曾捐书,这是太子的离间门之计。”

“离间门?”有人轻嗤,“我们四家同气连枝,若非调查清楚,如何会因太子的一句话去怀疑质问。长安发过来的消息,王八郎王九娘去年腊月就到了长安。不但多次与太子同在春风茶坊,彼此厢房邻近,还特意去看了太子的蹴鞠赛。

“后来太子更是上门拜访,这事许多人亲眼瞧见,难道还能有假。况且这也不是我们一家查到的内容。郑家卢家所查消息与我们一致。如果说我们查的有误,难道三家分开查的,会同时有误?王家这是把我们当傻子吗!”

“三叔的意思是,王家早已投诚?”

三叔挑眉回视:“谁知道呢。你们可别忘了,此前舆论之事,我们崔家所受抨击最甚,郑家次之,卢家再次。可他王家,却没多少人骂。”

没多少人骂是因为王家没传出多恶劣的事,战火自然都集中在前者的身上。但都是山东士族,凭什么王家能例外?莫非王家就没不孝子弟,还是说皇家查得到他们三家之事,查不到王家之事?怎么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么原因为何?结合现在的情况,未尝不是王家早已投诚,所以皇家故意放他们一马。

有人深思:“若王家真倒向皇家,不应该只派王八郎与王九娘二人入京。王八郎今岁不过十五,王九娘更是只有十二。”

“那又如何,王家是没派有分量的长者,却派了有分量的管事。陪同他们的管事在王家地位可不低。你们当真相信只是王家所言的为了照顾王八郎王九娘?更何况,你们想想,王八郎游学何必非要带上王九娘?”

众人愣住:“你的意思是……”

“王八郎王九娘都是王家嫡支。太子今岁十一,与王九娘年岁相仿。圣人宫中还有几位公主。你们别忘了,圣人曾透过结亲之意。”

众人眼睛猛然睁大。

两年前,李世民确实透过欲与世家结亲的心思,没有下旨,没有正面询问,只是稍微传了点口风出来,略有试探之意。

彼时他们自恃高门。崔卢郑王乃望姓世家,望姓自需配望姓,李家算什么?所谓的陇西李氏也不过是皇家为了给自己抬轿贴上去的,真要论起来,李唐之李可算不上陇西李氏之李。因而他们自然看不上,不回应便是拒绝。

但现在……

太原王氏祖上也是出过几位驸马并几位皇后的。如今他们在四姓中排最末,会否想依靠此举来升一升排名,甚至压他们崔氏一头,成为魁首呢?

“嫁去王家的女娘,可以书信问问他们,王家究竟是何等情形,怎生想法。”

“问确实要问,但既然王家家主如此回复我等,只怕也问不出什么来。更何况,女生外向。既入了王家门,便是王家妇。王家若真有此意,在事情未成之前,自是要防着些的。若是你们,你们会轻易告知家中王氏妇吗?”

自然不会。

众人心头又是一沉。

崔家家主神色冷了冷:“此事还需与郑家卢家商量。四家一体,不可轻易生隙。”

不可轻易生隙是真,但说出与郑家卢家商量之语,便已是起了疑心。商量什么?自是商量王家之事他们怎么看,王家所言是否属实,王家是否还可信。若当真全然信任,又何需商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