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铺行(第2/2页)

一般为官府指定地点,使百工各有区肆,匠人们按行业分类而居,常以职业称其聚居地为某作坊,如木作坊、织锦坊、鞍辔坊等等。

作坊地点还考虑到客观环境的特点,染坊多布置在柳叶街、船板巷附近,因为漂丝必于青溪、东水关、北铜管三水合流之间,其色乌亮。

说起来京城富庶了,自然引得从商者闻讯而来,以江南山西商人为主,他们专职经商,规模都比较大,一般称为铺行,铺行多沿官街两侧设置,按类分段。

由于各地商贾争赴,甚至把宽广的街道都侵作店铺,以致于朝廷制定罚规:“凡侵占街巷道路而起盖房屋……者,杖六十,各令复旧”

除了正经铺行之外还有郊乡农户,以日用食物、燃料等贸易为主,营业地点多集中并有时间性。这种集中贸易处仍沿古制称为市,除聚宝、三山、石城等门外,城内主要集中于镇淮桥西秦淮河两岸,以及大中桥、北门桥、三牌楼等处。

为了促进流通,同时增加朝廷收入,老朱还命工部在三山等门外濒水处建屋,叫做榻坊,以供商人中转存货,官府收税,其利相当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