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殊恩(第2/2页)

又闲谈片刻后就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了,身份的差距使得他们的认知不同,自然也就没什么太多可说的,武从真自然也明白,往后多半是没机会再见到太子殿下了。

一国之储君,能放下国务亲自接待他们这半天已然是难能可贵,断无再二之理,所以便撑起精神起身哀求道:“如殿下所见,武氏传到老朽这辈儿时尚有世次字序可依,可到了武忠武聚这辈便没了,还请殿下厚恩,赐下世次字序为武氏传承吧。”

朱标闻言一愣,心想此事应该去求他父皇才好,毕竟老朱同志就愿意鼓捣这个,他们兄弟都是属木,而阳儿亮儿他们的以及老二老三未来子嗣的世次字序都还在拟定中,翰林院礼部都已经编纂了数年了,可想老朱对此的重视。

抬眼瞧了瞧拜倒一地的武氏族人,人老不死果为贼,朱标请武氏族亲来的时候便想过他们会不会有异想天开之请,毕竟如此机遇实属难得。

可武氏在一干族老的压制下一只规规矩矩,没有任何逾制的地方,更没求官求爵,就连那两个徐王陵寝的官职也是朱标主动送出去的。

没想到是在这等他,朱标本人因着自己母后的原因,对武从善武从真等是有感激之情的,但如今也仅限于武从真这个人,而非武氏一族。

武从真年纪也不小了,等他死后朱标还真未必会给武氏多少厚待,至于阳儿亮儿这辈儿就更不可能了,毕竟只是祖母幼年受过些许照顾,也不是什么活命之恩。

可如果朱标真的定下武氏的世次字序,那么他的儿子甚至是孙子,都必须承认这份族亲,于武氏总归是要有些殊遇,每代提拔几人是起码的。

朱标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恩遇是有度的,一分便少一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世上没有还不完的情分,所谓久负大恩必成仇,真还不上便当成仇敌就好了。

“六舅公可想好了,我虽贵为太子储君,但于武氏一族还是晚辈,这般定下世次字序恐怕有些不太合适。”

“太子储君万民未来之所依靠,武氏只是殿下治下百姓之一,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若承蒙殿下殊恩,武氏举族感恩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