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深深宫阙(第2/4页)

还有一个出去逛了圈儿灰溜溜地回来,表示自己没那个本事,请皇帝再派别人去,然后自己躲到了青楼花天酒地。

反而留在京都的皇子们没事,有两个是因为年纪小没被派出去,另一个则是二皇子祁厉,因为皇帝对他没那么信任。

可是现在其他皇子都出了事,能派出去的可就只有他了。

当时的皇帝以为皇子们出事都是姜家人干的,毕竟他的行为是明摆着要收权,一旦成功,姜家人怎么也不可能有善终,当然会竭力反抗,杀皇子算什么?

他没想到,其他人也没想到,那些皇子的死是两方势力共同推动。

姜家人想让他们死,派来假冒二皇子的敌国势力当然也想。

一方在明一方在暗,一切进展得格外顺利。

然而祁厉这边的势力最终目的是吞并整个国家,在暗中帮着姜家处理掉皇子们之后,又反过来针对姜家,协助皇帝渐渐解决了这个大麻烦。

当然,在这期间祁厉的功劳肯定是最大的。

到了最后,皇帝身边中用的皇子少之又少,二皇子祁厉却一直表现极佳,他派人查了很多次也从没露出什么破绽,前朝也在劝他早立太子,纷纷夸赞这位二皇子厉害,他也没别的人选,只能把太子位置给他了。

就在立太子的宫宴上,后宫内悄无声息发生着另一件事。

此时的贤妃,已经因为皇帝特意安排的各种事件而成了个浑身黑料的失宠之人,而且因为姜家失势,她的父亲哥哥和叔伯全部惨死,她很清楚,下一步就该轮到她了。

想要报仇的宫女找到同为内线的石侍卫,表示自己要用同样的手段杀了贤妃为丽妃报仇,石侍卫表面答应,私下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事情。

——他向贤妃提出,要把她悄悄带出皇宫。

两人的计划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偷梁换柱,让所有人都以为贤妃死了,而她自己则先躲藏起来,等到有机会他就带她出宫。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个一开始只是逢场作戏的石侍卫,后来真的喜欢上贤妃了。

虽然她已为人妇,但对他极好,长得还绝美,撒娇吃醋样样精通,哪个男人能不心动?

即使后来因为遭受陷害而瘸了一条腿,也还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美人。

再说,长久的相处和互相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经足够弥补这一点缺陷。

他计划得很好:等到带她出宫后,这里的事情结束了,他就带人离开这里,找个好地方换个身份过日子去。

在立太子的宫宴前一天晚上,他们等来了那个机会。

皇帝想要名正言顺除掉贤妃,所以不会直接杀人,而是安排一些罪名给她再理直气壮下罚令。

所以当天,当时最受宠的妃子忽然面部发肿,整张脸跟猪头一样难看。

皇帝亲自去查,几番盘问下来,对方身边的小宫女招认:是贤妃指使她做的,让她在主子早上洗脸用的温水里撒了一些无色无味的药粉。

贤妃当然是百口莫辩,太多次的陷害让她已经麻木了,而且这一次她本来就不想辩驳。

她甚至怼了皇帝一顿,自请搬入冷宫。

皇帝求之不得,当即大手一挥下了令。

贤妃哭他狠心薄情,请他给点时间让她回宫收拾东西,皇帝也不想被别人当成这么无情无义的人,这点小要求当然会答应。

于是当晚贤妃宫里的人就全被调走了,只剩下她自己。

石侍卫过来告诉她一切都安排好了,让她写下那张“来生永不再见”的纸条,等到半夜时,就直接把人带离明月宫,悄悄进了冷宫里,藏在最偏僻的给下人住的小院子中。

而他又返回明月宫,布置好了现场。

他到底做了什么,当时的贤妃并不知情。

她知道偷梁换柱这个计划,却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整个宫里的人就都知道“贤妃”自尽的消息了,而身处冷宫中的她却没听见任何消息。

石侍卫每天都给她送一次吃的,每次来都告诉她再等等,时机未到不能出宫。

她不知道在等什么“时机”,只是越来越烦闷不安。

因为她的腿的确是摔瘸了,心理变化很大,一个人待久了就开始想对方是不是已经不喜欢她了之类的。

当初来时就带着宫女衣物,于是她瞒着石侍卫走出了小院,想要悄悄去调查一番。

那时冷宫空无一人,自然也没人看守,她用布蒙着脸走出去,时不时咳嗽几声,让人以为她是个刚受罚挨了板子不久、连走路都不利索的小宫女。

然后,她就听说了“贤妃”的死状有多么恐怖。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她自己杀丽妃的时候也不见得好哪儿去。

可是,当天石侍卫过去的时候,她便问了一句那个替她死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