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过年(第3/4页)

今日好像没昨日冷,燕明荞脸跑的红扑扑的。

她数了数,一共四个红包,祖母给的是打成小兔子的银子,一个应该是一两,有两个。

老国公给的是银花生,燕国公给的是银松子,反正都挺可爱的,看起来银光闪闪,很好看。

这些压岁钱没要紧时候是不会动的,不过燕明荞前几年接的的已经花光了,月例少,没人贴补,想吃什么自然得自己掏银子。

燕明荞最后看得是沈氏给她的,红色荷包里面好像是个圆片,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看。

沈氏给的和别人不一样,是一块儿银饼,正面有一个福字,背面是雕刻的画,燕明荞的上头刻着着松树,而燕明玉后头的是玉兰。

燕明轩的是竹子,燕明烨的银饼后头刻的则是是柏树。

燕明烨道:“又是这些,怎么一点新意都没有。”

燕明荞心道,不一样的。

和去年的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都是二两银子,不一样的是去年燕明荞只得到了一枚“兰草”。

燕明荞想起前阵子送给母亲的雪景图,上头画的正是松树,那时母亲还告诉她,像松树,就要像它的气节。

不忘本心,哪怕隐忍一时,亦不改初心。

她伸手摸了摸银饼后头,这真好看。

燕明荞的名字和别人的不太一样,像燕明静燕明玉燕明月,很容易就能看出长辈对之的期盼。

要么希望女儿娴静,要么希望如宝如玉,要么希望像明月一样皎洁。

但荞这个字,就算傅先生来解释,也就能说出药草这个涵义,沈氏给压岁钱喜欢来点花样,每个人的一样又不一样。

去年的是兰草,今年的却是松树。

原来母亲能记她的事记这么久。

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燕明荞能高兴到晚上。

燕明荞把压岁钱放在荷包里,“二姐姐,咱们顺道买糖葫芦吧!”

不花压岁钱,她也有银子的,这回的她要存起来。

燕明烨还惦记着上回吃的烤肉,“要是今天能去外头吃就好了。”

只不过,烤肉铺子二十七就打烊了,得初六才开业。

燕明轩:“你也着调些,这回许你放三日假,初二回靖安侯府后,你就收收心,好好准备考试。”

燕明轩道:“三弟开春也要考试,你也别太差,到时候给母亲丢人。”

燕明泽功课一向好,燕明轩就没想过燕明烨能考过,但也别差得太远。

燕明烨:“知道了知道了,一天到晚就这点事儿,你就不能初二再说。”

燕明玉没忍住一笑,燕明荞有点好奇,考试都考什么,她能考过吗。

她又想到了沈元景,他说不能参加科举,若是能的话……

谁说能就一定考得上。

兄妹四人上了马车,这回先去的公主府。

按理说,同为燕国公府的姑娘,也该带着燕明月他们去,但是,去公主府是因为燕明荞得长公主喜欢,再说,一群人过去,也显得没礼数。

所以,就算孟小娘想分一杯羹,也没法子。

过年是喜庆事儿,孟小娘今儿高兴,暂时放下往日计较的小事,也给儿女们准备好压岁钱新衣服,也让燕明月去相熟的朋友家拜年。

燕明月虽然没参加过几次宴会,但也认识不少小娘子,自然有相熟交好的朋友。

对那些朋友,燕明月自然不是和对沈元景一样的态度,在外人面前,燕明月是燕国公府出色的庶女,燕明荞到正院的时间还短,就去过一次赏雪宴,自然比不上燕明月,以前燕明玉还没落水的时候,她还跟着去过几次。

只是,现在跟着的换成了燕明荞。

燕明月的确不高兴,但今日过年,她不想计较这些。

街上爆竹声一阵接着一阵,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不过商贩少了许多,但肉铺、杂货铺、点心铺子都开着,街边有卖糖葫芦的,但是卖烧饼小笼包的都回家过年了。

燕明荞跟着兄长姐姐们去了公主府,燕明轩燕明烨和长公主没什么交情,他们在马车里等了一会儿。

拜年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长公主许久未见燕明荞,心里那股子喜爱之情淡了些许,但燕明荞今儿穿的喜庆,红色的新袄,袖口领口缀了雪白的兔毛,而且,两个多月没见,礼仪谈吐比以前更好,这姐妹俩坐一块儿看着很是舒心。

今晚有宫宴,长公主还得进宫,不方便久留,送了两人一人一朵宫样绒花,这才让丫鬟送两人出去。

长公主就只有陈嘉元一个女儿,不然无论如何都会娶一个燕家的姑娘。

长公主下午就要进宫,她和燕太妃的关系要近一些,所以乐意照顾燕国公府的姑娘。

年后,燕家的两个姑娘是要进宫给太妃看看的,宁氏带着人进宫,这一年到头,也就这时候能见到,平日太妃都在礼佛,很少见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