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长高(第3/4页)

初二则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沈氏准许府里的妾室也回家看看,不过虞小娘早就没亲人了,孟小娘娘家在江南,一日赶不回去,也就郑小娘能回去一趟。

沈氏也要带着几个孩子回趟靖安侯府。

她嫁过来十几年,因为燕国公府越来越好,所以和娘家关系维系的也不错。

这回回顺道去把燕眀荞带去给两位老人看看,以后就是靖安侯府的外孙女了。

燕国公也挺重视这事儿,所以跟着一块儿回去的。

不过,今年府里有出嫁的姑娘,燕明静今天要回国公府,沈氏他们不在,燕明静回来现陪陪小娘和祖母。

当家主母不在,沈氏让虞小娘看着安排。

虞小娘从前是燕国公府的丫鬟,也是在燕国公身边待的最久的人,自然比别人有资历。

一大早沈氏他们坐马车走了后,虞小娘就开始准备中午的宴席。

燕明静是国公府最大的姑娘,嫁的也不错,自然要重视一些的。

对此,孟小娘是气不顺的,不过也没办法,谁让这是沈氏吩咐的,就算不高兴也得忍着。

孟小娘不忘让燕明月多和燕明静多说说话,姐妹情深,自然会多想着这个妹妹。

燕明月有些不耐烦,“知道了。”

燕明静这回夫君一块儿跟着回来的,她现在有三个多月身孕,平阳侯府的三公子先把燕明静扶下车,然后又扶着她去了寿安堂。

看燕明静脸色红润,眼神明亮,显然日子过得还不错。

宁氏也为她高兴。

燕明静是宁氏第一个孙女,虽然是庶出,那也喜欢的。

燕明静在寿安堂待了一会儿,又去裕华苑和虞小娘说了好一会儿话,她打算吃过饭后等嫡母回来,拜见了再回去。

回来一趟,该拜见嫡母父亲的,也是因为娘家是燕国公府,所以婆婆许她晚些回去。

燕明静才知道,五妹妹如今养在了正院,而且还特别聪慧。

虞小娘着重说了特别两字。

燕明静明白小娘的意思了,“我会好好对五妹妹的,母亲喜欢的,我也会喜欢。”

虞小娘道:“总之好好相处没坏处,她若嫁得好,以后也能提携你,可别学锦华苑,总想着作妖。”

虞小娘觉得锦华苑就是不长记性,记吃不记打,吃亏了消停一阵,过些日子又故态复萌了,想法子和正院作对。

偏偏什么好处都没捞到过。

仔细想想也不是什么都没捞到,这不也得了个铺子。

尽管燕明月管的平平,但是燕国公并没有把铺子收回去。

燕明静知道,“放心吧,母亲给我送去的东西我都看了,都是好东西,夫君对我也更敬重了,等回去之后我托婆婆多留意留意,希望给二妹妹找个好婆家。”

同是燕国公府的姑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燕明静和虞小娘说燕明玉的事儿,在靖安侯府,老夫人也在发愁燕明玉的事。

老夫人给了外孙外孙女贵重的见面礼,然后让府里的姑娘们带他们玩儿去了,自己和沈氏说了会子话。

给燕明轩老夫人选了一家贵女,是安阳侯府的嫡女,上回赏雪宴也去了,可以等燕明轩考完试看看,不管考没考上,先成家后立业。

燕明轩这边没什么好担心的,老夫人见过那家姑娘,很温柔的性子,而沈氏也不是多事的人,嫁进来相处的应该会不错。

至于燕明玉的夫婿,就得好好选选。

老夫人选中了一个,说给沈氏听,但沈氏没同意,“这位林夫人是个拔尖的性子,明玉过去恐怕受委屈。”

沈氏没好意思说燕明玉想找个没婆婆的,“我看了定远侯府的世子,明轩说他功课不错,平日里也没听过他家有什么事,上元节让明玉先见见。”

老夫人点了点头,“那也好。”

沈氏对刘熙远还是很满意的,若是能定下来,她也没什么着急的了,明烨和明荞还小,亲事是不急的。

天知道燕明玉出事那会儿她有多担心,幸好人没事,后头的种种沈氏愿意包容,再不好那是她自己的女儿。

而且,还有燕明荞呢。

老夫人对这个新外孙女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但碍于沈氏,送了不少东西。

中午在靖安侯府吃了顿饭,沈氏一行人就回国公府了。

回来已是下午,平阳侯府的马车还停在门口,沈氏先去见了燕明静,上回见还是回门的时候。

相较于燕明玉,两人母女之情算深的,沈氏嘱咐了几句,燕明静听得也认真。

等到太阳落山,燕明静告辞回去,燕国公府重归宁静。

燕明荞出了一趟门,坐了两个时辰的马车,困得慌,所以吃过晚饭就回屋了。她看床上摆了一身新衣服,橘红色,裙摆上绣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小柿子。

燕明荞想起来了,明日要进宫看姑母,所以要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