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如意算盘(第3/4页)

对这个未来女婿,沈氏大体上是满意的,但回去的路上,还是忍不住和燕明玉说,“你看这就是没有长辈的样子,婆婆有什么不好的,遇见大事还能顶在前头,不然这些事都得你自己来。”

燕明玉在心里小声反驳,但楚家亲戚也少啊,这种宴会,下次是她成亲,下次应该就是楚铮定亲了吧。

一年到头都没几次,但在燕国公府,就常有。

这话肯定是不能说给沈氏听,不然得拽着她耳朵骂她。

终于定亲了,除非有大事,后年就成亲了,楚堪疑过两日就回西北了,沈氏传授女儿各种经验,比如该送些东西,常常写信,重在心意。

男人,最受不住的就是这种小伎俩,要让他觉得你心里有他才行。

定亲之后可以多见面,感情是需要培养的。

燕明玉难得有些害羞,“母亲,明荞还在呢,您说这个做什么。”

燕明荞望了望车顶,“二姐姐,这些我可以当听不见的。”

沈氏被逗得一笑,“你们俩呀,明玉我就不担心了,明荞还小,倒也不急着婚事。”

有道是心静自然凉,这边什么事都没有了,沈氏就觉得心里平静,特别凉快。

不仅凉快,还很爽快。

“改日去万象寺还愿,这个可别忘了。”

还有现在是不打仗了,那也得保佑楚堪疑平平安安的。

沈氏要嘱咐的多,别看燕明玉都定亲了,可在她心里,还是个孩子。

燕明玉听了一路,耳朵都快起茧子了,燕明荞有些晕,但她知道,母亲这是真高兴。

母女三人回国公府,燕明烨坐另一辆马车回书院。

燕国公回去的早些,下午还得上职,除了他们,国公府就没别人来了。

府上的庶女太多,这种场合沈氏一贯不带她们,至于妾室,那就更不用想了。

因为两件喜事赶一块儿了,府上下人赏了一两银子,主子们多拿一个月月例。

这下上上下下都真心欢喜了。

燕明玉单独给玉明轩的丫鬟一个月月例,回来之后她好好想了想沈氏的话,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楚堪疑今年二十五,她死前也差不多是这个岁数。

既然要嫁给他,不仅要接受他位高权重有万贯家财,也得接受他常在西北带个孩子。

楚铮燕明玉还挺喜欢的,本身就懂事了,倒也不用她费心。

就是楚堪疑这儿……

如果能不守活寡,那自然最好了,就算守活寡,给她这么多钱,就上上下班,按时打卡,适当关心一下她还是做得到的。

就是打点行李,她该打点什么呢。

衣服肯定是不行,她不知道楚堪疑的尺寸,况且现在还轮不到她来做,就算让她做也做不出来,她根本不会做衣服。

她突然想起从春饼铺子拿回来的鸭绒,她让丫鬟做羽绒被了,“流露,你去绣房问问,鸭绒毯子和鸭绒被做好了吗。”

上回拿回来不少鸭绒,足够做两床被的。

现代的羽绒服她不知道怎么做,但看鼓鼓囊囊的,首先不能漏毛,所以得选极其细密的料子。

但这会儿的工艺,就算再细密也走风,所以里面得多加一层布。

其余的,燕明玉就记住缝小块,省着羽绒乱跑。

从开业回来,也有些日子了,还没做好吗。

流露跑绣房去问了问,拿回来一件薄毯,说被子明早再送来,还有一点没做好。

燕明玉看了毯子,才知道为何这般慢了。

她以为,就是上下两层布,缝一起就好了,但这毯子,显然要费时费力得多。

没有怪味,清洗得很干净,毯子外面,绣了不少花纹,上面针脚也很密,毯子上按照燕明玉说的,走针缝了菱形框。

羽毛比棉花轻不少,毯子在手里很轻,就是现在天热,也不知道暖不暖和。

拍了拍,不怎么走毛。

燕明玉还挺满意的,就是做的有些花里胡哨,“跟绣房的人说,不用绣花样,正反面分开就行。”

被子和毯子,给楚堪疑就好了,再准备点伤药,应该就够了吧。

燕明玉记得楚堪疑初五走,明儿下午把包袱送去。

她吩咐流露,“再多做几床被子,给明荞做个小毯子,看看鸭绒还够不够,不够的话去铺子拿。”

了却一桩心事,燕明玉又去看话本了,另一边,燕明荞睡了个午觉,起床后练了两篇大字,抚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没见燕国公。

沈氏说燕国公去了锦华苑。

燕明荞,“哦。”

搁以前,她还会以为母亲会因为父亲去别处而伤心,但现在不会了,她知道母亲是真的不在乎。

燕明荞也因为沈氏的态度,对燕国公这个父亲没那么期待,虽然她只有一个父亲,但父亲有很多个女儿啊。

这么一来,她何必等着父亲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