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夏末秋初(第4/4页)

主人家这样说,客人自不能说饭菜不好。

一群人坐了两桌,燕明荞坐在了沈氏旁边。

燕明月看着有些拘谨,但燕明荞吃得很香,这边的饭里掺了别的米,有股特别的香味。

菜也很好吃,还是她亲手钓上来的螃蟹,燕明玉吃得不多,她看着蒸螃蟹,想的却是肉蟹煲、蟹粉灌汤包,普普通通的蒸蟹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胃口了,这会儿不吃蟹,再晚就赶不上了。

一顿饭宾主尽欢,靖安侯夫人还给众人准备了莲蓬、藕和螃蟹,还有庄子里的菜,都是比较稀奇的。

燕明玉让丫鬟多买了几斤蟹,一斤也就半钱银子,倒是不贵。

燕明荞道:“二姐姐,是不是又有好吃的了?”

燕明玉点了下头,“楚铮,明儿中午来国公府用饭。”

楚铮哎了一声,正好和外祖母说说请先生的事。

燕明月低着头,几人说说笑笑,也不管她,若是以前她肯定想她们故意疏远,但现在她觉得本来关系就不好,叫着她才怪了。

回到国公府,孟小娘身边的竹枝来传话,说孟小娘身子不大好,燕明月把镯子收起来,然后去了锦华苑。

孟小娘看着憔悴了不少,眼睛没神,嘴边还起了个燎泡,哪怕穿着颜色鲜亮的衣裳,起提不起气色。

这几日她忙着跟苏巧慧斗法,好几日没睡好了。

新人二十四来的,这都七八天了。

燕明月看着孟小娘这样,说不心疼不难受是假的,“父亲就是这样,有了新人忘了旧人,你就不能不想这事了,他爱有几个妾室有几个妾室,你看看母亲,一点都不在意。”

所以说,沈氏做正房的都不介意这个,孟小娘一个妾室,难道要说别的妾室抢了她的位子?

也不知道一直难受个什么劲儿。

母亲估计就是想让新人来治治小娘。

燕明月:“三弟已经大了,三年后秋闱,再等分家,就能接你出去住。”

她觉得弟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孟小娘只能指望燕明泽。

孟小娘听着女儿这样说,听着听着就哭了,“这么多年的情分,说没就没了,我究竟哪儿做得不好……”

燕明月拍了拍孟小娘的肩膀,“父亲就是这样,你苦苦也就算了,以后老老实实的,还有我们呢。”

有什么好斗的呢。

孟小娘哭了好半天,燕明月待到晚上才回院子。

第二天一早,照例去正院请安,燕明月看苏巧慧好不得意。

孟小娘脸色铁青,沈氏不理会这些事,等请了安就让人回了。

燕明玉还得回去睡半个多时辰,燕明荞跟沈氏一块儿用的饭。

早饭是鱼片粥和蟹粉灌汤包,小厨房的厨娘一早就起来和面、挖蟹肉、做馅儿,才有了这样咬开一个小口就能喝到里面的汤汁,能吃到一大口蟹肉还不用自己扒壳的灌汤包。

这也太好吃了。

一笼有六个,燕明荞一个人就吃了两笼,鱼片粥也鲜美得很,鱼片滑嫩,没有刺,上面好像裹了什么,吃起来软软的,粥的味道并不咸,反而能吃到鲜甜的味道。

沈氏看燕明荞吃得香,自己忍不住多用了半碗粥,“月中秋收,你让宁湘跟着你去看看,得的粮食留一半放粮仓里,不是有铺子吗,剩下的给你们铺子用。”

在什么时候粮食都是值钱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了钱之后先置办庄子。

沈氏道:“银子留些用就行的,剩下的置办田产房产,别光放着。”

燕明荞又学到了,她点了点头,“好。”

沈氏摸了摸燕明荞的脑袋,然后听她说道:“母亲,我现在有三千多两银子,够买什么样的庄子?”

沈氏道:“良田看在什么地方,二十两银子一亩的有,更贵五六十两银子一亩的也有。”

燕明荞够买一个占地一百亩左右的庄子,“那何时买最好呢?”

沈氏不吝啬把这些教给女儿,“秋后,入冬的时候最便宜,开春的时候价钱贵些,种上地后连着地里的庄稼都要算钱,就不划算了。”

燕明荞点点头,把这些记在脑子里,“母亲您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