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见红(第2/4页)

燕明泽立刻道:“母亲说的是,儿子一定用功,争取三年后考中举人。”

燕国公也说了两句,“你们要懂事,知道孝顺长辈,别光长年岁,别的越来越往后走。夫人这一年也辛苦了,操劳这么一大家子的事,做妾室的要知进退,做儿女的要知感恩。”

燕明玉不禁想,这当爹的,糊涂一年,竟然也会说好听的话。

燕国公笑容中带了两分讨好意味,沈氏跟着笑了笑,这么多人,不能让燕国公没脸,她道:“都是妾身应该做的。”

燕国公道:“那也辛苦,今日让虞小娘她们多帮帮忙,夫人你歇歇。”

燕国公知道虞小娘是沈氏的人,这样帮一日,也不会养野心,有些时候他考虑的还是很周到的。

沈氏点了下头,对着一众儿女一人说了几句话,到最后,两人给小辈了压岁钱。看小辈们拿了压岁钱,她道:“老夫人想必已经起了,你们快些去寿安堂请安吧。”

燕明荞悄悄看了眼红包,母亲给的和去年一样,是刻着松柏的银饼,父亲给的一把银豆子,银灿灿的。

一众人又去了寿安堂,走着走着,燕明荞手里多了一样东西,是个红色的小荷包,上面绣着花纹,是个额头带着王字的小老虎。

燕明荞打开一眼,里面是只银打的小老虎,明年就是虎年。

她往左边看了眼,燕明月正好从她身边经过,但是没看她,看来这是三姐姐给的。

她今年多了好多压岁钱呀。

这么个小动作没有惊动别人,燕明月给这个一是为以前的事道歉,二来,她是当姐姐的,若非母亲帮她管铺子,肯定就越赚越少,最后被收上去。回报的总归是少了些,母亲和二姐姐不缺什么,和燕明烨说话不多,给妹妹好了。

一个小老虎不值多少钱,而且妹妹还挺可爱的。

她给了燕明荞,也给了亲妹妹明芸。

燕明芸跟孟小娘住着,性子越来越怯懦,可能小娘觉得她长大了心野了,就使劲管着妹妹。

才四岁,就要日日背诗读书,每日得有一个多时辰花在背诗上,再加上日日听孟小娘念叨,性子能好才怪。

燕明月想管,可总不能把明芸接到她院子里住去,兴许等明芸像她这般大的时候就好了,她以前也不懂事来着。

到了寿安堂,宁氏和老国公早就准备好了压岁钱,分给了一众孙子孙女们,连苏小娘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都有。

这边请了安拜了年,等吃过早饭,就要去关系好的几家串门拜年了。

去年去了长公主府上,还有沈氏交好的诚康伯府,今年也要去的。

燕明烨去找同窗了,今年沈元景没回来,大哥也不在,他和二姐姐明荞她俩玩不到一块去,府上跟他差不多大的就剩个燕明月燕明泽,那还不如出门。

去街上放爆竹,还有看斗鸡杂耍,哪个不比在家里待着强。

省着听燕明泽说一定考中举人这种话。

燕明轩不在,到底是不一样,不过燕明轩有写信回来,他到泸州了,一切都好,他还寄了许多当地特产回来,一份给镇北侯府,一份等过年时送去安阳侯府,也算他不能亲自登门拜年的赔礼。

信约摸是卡着过年这两天送的,只是早到了,沈氏见长子这样还挺欣慰的,只要不自暴自弃就好。

其他的,她这个做母亲的都能做。

燕明荞是不知道沈氏的烦恼,她和姐姐一块儿去各家拜了年,然后回府吃了个中午饭,这下就等着晚上吃年夜饭守岁了。

天快黑的时候,楚铮过来了,招呼燕明荞去放烟花。

楚堪疑下午就进宫了,楚铮好不容易等到太阳落山,这会儿天虽然黑了,但是天上火树银花,一阵一阵乍然开放,看着亮晃晃的。

楚铮早想来了,他准备了一车烟花爆竹,能放到楚堪疑从宫宴回来。

沈氏和燕国公去了宫宴,燕明荞和祖母说过之后,这才带丫鬟和楚铮出门了。

临走前她问二姐姐去不去,燕明玉有点想又不太想,最后嘱咐两句,让楚铮好好看着明荞,就回屋补觉了。

晚上还得熬到子时,她已经好久没那么晚睡了,不先睡会儿一会儿得困死。

宁氏乐呵呵地逗着几个小孙子,燕明月和孟小娘她们打起了叶子牌,就连苏巧慧也和许秀心几人说起了闲话,一年年尾,好像都摒弃前嫌,什么都不计较了。

*

长街上,灯火如昼,鞭炮声、敲锣打鼓声、小孩乱跑大叫的声音交织在耳边。入目是金黄色的灯火,人来人往,好像都穿着红色,街边有剪纸的老太太,还有吹糖人的老爷爷,显得无比喜庆。

燕明荞今日也穿了红色,楚铮虽然没穿红,但是束发的发带是红的。

燕明荞一手捂着耳朵,另一只手被楚铮拽着,“小世子,咱们这是要去哪儿放烟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