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冲喜(二)(第3/4页)

等燕明荞回了正院,宁氏和老国公商量了一番,打算后日进宫。

进宫得找个由头,燕珍如今是太妃,住在深宫中,虽然可以进宫探望,但有规矩在,还是不能常去。

正好还没见过明轩的媳妇,一道带进宫看看。

宁氏打算带着明荞,明玉已经及笄了,进宫不妥,就带着明荞好了。

若不是有正事,宁氏愿意带着明月。

她又翻了翻沈元景给写的信,总共七封,从去年七月份到今年九月份,差不多两个月一封信。

信中多是报平安,还会寄一些当地的特产。

宁氏虽然对沈元景有防心,可日久见人心,沈元景并不坏。

问问燕珍的意思,再做决断。

她有时候也想,沈元景会不会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如今只是没有办法,不和别人说罢了。

但不管怎么样,燕国公府都没有对不起他过。

宁氏说要带着明荞进宫探望太妃,沈氏亲自准备了一些礼物。

燕国公府每年要给宫里送五千两银票,今年上半年送过两千两,这下又包了三千两,其他的东西像吃食,明玉明荞她们隔一段日子就送,倒也不用特地准备。

宁氏一直说不用,但沈氏道:“姐姐在宫中,肯定有用钱的地方,母亲看明玉明荞,没有哪个缺银子的。”

这般,宁氏就把银子带上了。

同去的还有燕明荞和许静姝,许静姝还挺紧张,特意问了问明荞有没有需要避讳的地方,明荞对她道:“嫂嫂你放心好了,姑母人很好的,不过吃得有些辣,但嫂嫂你能吃辣的呀。你若是想准备礼物,就准备些亲手做的东西。”

燕明荞也带了亲手绣的帕子,花样是她自己画的,总共五条,还有两双袜子。

许静姝点了点头,明荞都这么说了,她也准备些东西。

太妃没有孩子,别准备和这有关的就是了。

有眼色些,应该没什么事。

次日一早,许静姝就跟着明荞宁氏一块儿进宫了。

这是她头一次进宫,心中忐忑不必言说,但见了太妃说了几句闲话,太妃就让明荞带她去宫殿里四处转转,许静姝明白,太妃和祖母应该是有话要说。

燕珍知道宁氏为何而来,安王世子出事,盛京都传遍了。

看着宁氏又是纠结又是不安的神情,她道:“你想告诉元景他的身世,行,但这个人绝不能是您。一来这是涉及皇室秘辛,容易给燕国公府招祸,我当初冒险把他送走是因为明珠,安王妃可不是什么好惹的。”

燕珍看了看布置得极其体面的宫殿,她好日子还没过够呢。

“元景这孩子我只在他出生的时候见过一次,送银子很隐秘,我不图他报答,他也别给我添麻烦。”燕珍道,“若是他能为他母亲沉冤,那是最好不过。”

宁氏看着满头珠翠的燕珍,在心里叹了口气,她明白了。

当初沈元景被一家收养,那家出事之后才辗转被她和老国公找到,在沈元景看来,他们只是收养了沈自谌的孙子,其他事并不知情。

小心把消息透露出去,怎么走,怎么选择,那就看他自己的了。

又或是让沈家人看看,沈元景和沈明珠有几分像的。

燕明荞带着许静姝在宫殿的小花园转了转,她来过几次,还算熟悉。小花园有好几棵银杏、枫树,这个时节的景色最好。

几人是上午过来的,燕明荞带着转了一会儿,宫女就过来问许静姝的忌口,许静姝道自己没什么忌口,估计是里面说完话了,两人就跟着宫女回去了。

中午饭依旧是湘菜,宁氏忍不住念叨,让燕珍少吃些辣的云云。

燕珍道:“母亲,你看明荞喜欢的,都是好吃的,只要能吃多,受得住,吃点辣的也无妨。”

燕明荞重重地点了下头,“姑母您说得太对了,祖母这几日一直吃不下饭,是得吃些开胃的,等我们回去先买酸梅干儿,再买山楂糕,这样就能开胃啦。”

其实这湘菜就能开胃,这里面的辣椒真的特别好吃,光吃辣椒燕明荞就能吃一碗饭,拌着牛肉吃,就更好吃了。

燕珍感叹,还是年纪小的好。

许静姝坐在旁边没敢吃太多,她往脑子里记,祖母祖父胃口不好,回去要多加注意。

燕珍看了明荞一眼,“放心吧,这回回去,你祖母胃口肯定好起来了。”

进宫一趟,少了心病,可不就胃口好了吗。

“明荞喜欢吃湘菜,那带几瓶辣酱回去吧。”

也不是什么多金贵的东西,是宫殿的厨子做的。

燕明荞点了点头,“多谢姑母!”

许静姝也道:“祖母看见姑母高兴,心里高兴别的地方也就高兴了。”

吃过饭,三人没有久留,直接回了国公府。

宁氏回了寿安堂,许静姝自觉做的还不够好,日后还是要加倍留心长辈身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