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秋闱(第4/4页)

会不会做规矩,那沈元景会怎么说,忍一忍吗,等日后安王妃走了,就都好了。

她是过来人,知道男人的话靠不住,她当初嫁人的时候,不也有浓情蜜意的时候吗?燕国公如今变成这样子,男人的话权当放屁。就算沈元景靠得住,能护住,那样小心谨慎的日子,沈氏可不想女儿过。

会给亲生儿子冲喜,害死好几个庶子和妾室,可不是省油的灯。

安王妃还活着好好的,孝字压死人。

燕明烨挠了挠脑袋,那他这回是真想不到别人了,他十八岁,同窗的人也差不多这个年纪,十四五岁的,等他过两日,把脑子里的书忘一忘,兴许就能想到了。

“母亲待我再想想。”

章辛媛小声道:“还能指望你什么,妹妹的事也不放在心上。”

燕明烨:“我这不是去读书了吗?我这……哪知道要给妹妹挑妹夫啊。”

沈氏有点儿头疼,挥挥手,让两人回去,“行了行了,你好好休息吧,想得到就想,想不到我自己再看看。”

只能自己来了。

从前让人介绍亲事都是托她的好友安康侯夫人,可经过林家、黄家两桩婚事,她觉得安康侯夫人介绍的婚事实在不靠谱。

黄家倒也还好,但是林家是什么玩意呀,而且就算安康侯夫人介绍的人没问题,到最后婚事也不会成。

沈氏挺信风水的,她觉得两家不合拍。

问娘家大嫂那边就更不合适了,因为沈棹桉至今还未定亲,估计,还留意着明荞呢,她若问,也忒打大嫂的脸了。

如此一来,只有长公主那边可以问问,再问问别人家。

倒也不必非要世家,家中简单功课上进的寒门子弟,沈氏只要看过他人品,觉得合适,女儿也能嫁过去。

当然,这其中的功课上进,可不是单单指能考中秀才,考中举人就行,那得是松山书院的佼佼者,得数一数二,不然,寒门子弟哪能有出路。

唯一庆幸的是,女儿今年才十三岁,慢慢议亲,这不急呢。

燕明烨这就回去了,在府上休息了几日,又回书院了。放榜在九月,就算考中了,还要准备明年开春的会试,现在还不能松懈下来。

不过这回他倒也细心留意旁人,功课好的,符合母亲要求的,倒还真有两个。

一个姓程,叫程秉川,寒门出身,往前数几代,也是世家。

长相不错,功课比燕明烨好得多,为人爽朗大方,今年十五,燕明烨暗自打听了一番,还未议亲。

估计也是等着考完试,等自己有筹码了,再议亲。

只不过,燕明烨平日里没和他说过几句话,倒也不太清楚他私底下为人如何,而且妹妹的亲事重要是重要,但名声更重要,不能上赶着就问东问西。

问别人也不能瞎问,燕明烨想了个法子,他不上赶着去问,但可以稍稍透露,他有一个十几岁要议亲的妹妹,等着别人上来问就行了。

在这上头,他脑子还是挺活络的。

另一个姓赵,世家子弟,叫赵禄,是英国公府的公子,看着也挺不错的。

不过燕明烨看谁都不错,没有深交只凭表面,书院中都是好人。

这两个人他细心留意着,然后一心等乡试放榜。

九月十三,是今年乡试放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