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中举(第2/4页)

而且有尚书府在,顾言的成绩倒也不是那么显眼。

不过他这次的确全力以赴了,第二名对他来说也不错,他想再加把劲儿,等明年殿试之后,求母亲一件事。母亲应该会答应,母亲答应了,这事就成一半了。

但在这之前,得好好用功,拿出诚意来。

顾绵:“我也只是这么一说,兄长,你已经很不错了!要是我去,未见得能考这个名次。”

顾言:“什么?你这一天两头出门玩……”

顾夫人笑着打了个圆场,道:“的确不错,咱们尽力就好。”

三人这样说着话,就有丫鬟拿着一封信进来,先行了个礼,又对顾绵说道:“姑娘,燕国公府的信。”

顾绵脸上一喜,说道:“明荞给我写信了,准是好事!”

估计是燕家二哥也中了,她把信拆开,果然如此,信中,明荞还说多亏了她们去上香,总之,也有她们的一点功劳。

她俩想的真是一模一样。

顾言往那边看了一眼,先咳了一声,然后状似不经意道:“怎么了,究竟什么事?”

顾绵笑嘻嘻道:“明荞信上说她二哥考中了,不过名次不太高,但考中就是喜事啊。三哥,你是不知道,当日我们去上香,不仅去了文殊菩萨庙,其他的庙也去了,我全给你许愿了,有那么多菩萨保佑你,不中都难。

我真是太羡慕你了,你怎么能有这么好的妹妹,然后你好妹妹还有这么好的朋友,不然,我都想不到去那么多寺庙。所以说,你考中也有我的功劳。”

顾言说道:“那多亏了你了,素斋好吃吧。”

顾绵嘴巴比脑子还快,“好吃。”

说罢,她反应过来道:“吃素斋只不过是顺路的事,最主要的还是去给你上香祈福。”

顾言自然是信的,一想两人和别人不一样,去了文殊菩萨庙后,又连着去其他菩萨那里祈福上香,就觉得有些好笑。

燕明荞是怎么想到的?

顾言拿出来二十两银票,说道:“多谢妹妹了。”

顾绵笑嘻嘻地收下了,“不客气。”

其实顾言想多问几句,但是男子问这些,总会妨碍女孩子家的名声,顾绵也会乱问,想想还是算了。

顾绵有银子就忍不住想花掉,她又给燕明荞写了帖子,邀她出门,下午随便去哪儿转转,把银子花了就好。顾绵习惯,有点高兴事就出去庆贺一番,然后银子就是这样花的。

收到帖子后燕明荞有些意动,晚上家宴用不着她操心,府上大厨房的师傅就能把这件事做好,那她岂不是空下来了?

既然如此,那就出门好了,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九月桂花飘香,可以一块儿出门去采桂花,不然也没有别的能去的地方。

其实盛京并不宜种植桂花,总共也就几棵而已,还没别处的长得粗壮,想要去采桂花还得去城南那边,盛京城为数不多的几棵桂花树就在那里。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燕明荞跟沈氏说了一声,不在家中用饭,只等晚上家宴再回来,说完便出门了。

燕明荞换了身衣裳去太傅府,本来就是要出门的,顾绵对去哪里无所谓,当即点头应下。

燕明荞说道:“我也只是听人说,兴许白跑一趟呢,要是能采到桂花,可以给送玉芳斋去,咱们就能吃到新鲜的桂花糕了。”

顾绵不怕白跑,“行呀,白跑也没事儿。”

不过,顾言对两人出门不放心,顾夫人也太不放心,就让顾言跟着一块儿出来,顺道散散心。

顾夫人出身书香门第,这样的人家清贵,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家中底蕴不薄,很多书册都是孤本,字画都是名人留下的,脑子里装的多是诗书这些,装不下别的事,自然不会往别的方面想。

甚至觉得,顾言真是个好兄长,这么爱护妹妹。

跟顾夫人一脉相承,只不过性格活泼些的顾绵,也是这么想的,顾言可真是个好哥哥。

三人一起出门,燕明荞和顾绵坐马车,顾言在外面骑马,若在春日里,还能想到那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不过现在没花就是了。

燕明荞往外看的时候,见顾言衣袂翩翩,束发的发带随风飘舞,她还见过状元郎骑着高头大马游街呢,也是这般。

燕明荞突然觉得能考试真好,她倒不是觉得女子不能科举可惜,毕竟她已经不能科举好多年了,也不是今日头一次。而是想着若是她也能考试,就能体会到考试之后,知道名次的那种愉悦之情,心里肯定会飘飘然,这种感觉,不是赚钱或是得到夸奖就能体会到的。

顾绵也看出来了,她道:“我三哥今日真的好高兴呀,你看他骑一会儿停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还时不时看看咱们马车到哪儿了。”

燕明荞道:“放榜了嘛,你想呀,他平日在书院里什么都看不到,如今外面花花草草都是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