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程秉川(第3/4页)

而且这个时候书院还未放假,街上人并不算多,两人去看了看首饰铺子、布料庄子,最后去一趟书坊,逛完天也就暗了。

入秋之后,天越来越短,黑得也越来越快,燕明荞如今回家的时辰都早一点,晚上跟沈氏一块儿吃的饭,清粥小菜,母女俩一边吃一边说话,怡然自得。

而另一边顾绵回到太傅府后,就去了顾夫人那边,她想问兄长什么时候成亲。

顾夫人说道:“你兄长成亲起码也得三年后,议亲的事不急。你看他如今刚考中,一心在功课上,说这些难免分心。会试还不一定考上考不上,如再等三年,年纪也不算大的。你做妹妹的,操心你兄长亲事做什么?”

顾绵说道:“我当然是怕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呀,您该着急的。”

“这别人家的母亲都很着急的,早就为儿子议亲了,您这个都太落后了。”顾绵不太高兴,这个赵禄不成,那下一个成了怎么办!

会不会还有李路王路?

顾夫人笑了笑,她目光温柔如水,说道:“怎么又落后了?你兄长不才十三岁,着什么急呀,而且你这话说得不清不楚的,什么好的要被别人挑走了。行了行了,你快回去吧。”

顾绵:“说了您也不懂,就抓点紧吧。”

顾夫人脑子转了转,她记得今日女儿去了燕国公府,那自然是和明荞一块的,难不成明荞这个年岁就准备议亲了,女儿家这个年岁,的确该准备着。

说的八成就是明荞,但是顾夫人也不好去问,不然有碍人家小娘子的名声。

议亲是要紧事,得慎之又慎。

不过想想盛京这些姑娘,明荞的确是最知根知底的。不仅漂亮,就还会做生意,品貌才情一样不差,只不过论家底来说,太傅府差燕国公府太远了,这不是高攀吗。

而且肯定得问儿子的意思,顾言会愿意吗?他和明荞也相熟,自小到大身边就这么一个不是妹妹的姑娘,他会有别的心思吗。

这一宿,顾夫人当真是睡不着了。

明荞是个好姑娘,可又怕嫁到太傅府来受委屈。而顾言从小这般又想赚银子,又想干什么的,两个人似乎很相配。

可结亲不单是两个人的事。

太傅府若娶一个世家女好像容易,然而明荞的姐姐嫁到了镇北侯府。

一边是武将,一边是文官,不过又好像没太大关系,镇北侯铁骨铮铮,从未因官职给亲戚谋利,是个好人。

这些年下来,也没听燕国公府得了多大的利,都是本本分分的人。镇北侯就是皇上的人,她家老爷也是皇上的人,那都嫁给皇上的人又有何不可呢?

再说,皇上还能管臣子的婚事,宫中没有适龄的公主,不用担心圣上赐婚。

顾夫人可不愿意儿子当驸马,不然满腹学问无处施展了。

顾夫人这般琢磨了半宿,等终于琢磨累的时候,反倒是睡不着了。

等月底顾言回来,可以问问顾言的意思,再问问老爷的意思,这亲事能不能做,要是可以,就加把劲儿跟燕国公夫人商量商量。

哪怕最后不行,她起码使过劲了。为了儿子以后,顾夫人愿意多出去几次。

而且中间人顾夫人都想好了,当初燕国公府的大公子成亲,顾言不还去压床了吗,燕明轩的妻子许静姝就是她公公的兄长的外孙女,也是明荞的嫂嫂。

可以先见见明荞的嫂嫂,然后打听打听沈氏的意思。

这又琢磨了一会儿,天都亮了。

顾太傅睡醒,起身说道:“你这一晚上都做什么了,翻来覆去的。”

他夜里醒了几次,他醒的时候,顾夫人都醒着,时不时翻个身,可见一晚没怎么睡。

顾夫人说道:“想一件好事儿,你别管就是了。”

顾太傅一边穿衣一边道:“什么好事儿,能想一宿?”

“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你快收拾梳洗吃饭,一会儿好上朝去。你这做官要谨慎些,越在高位越要如此。” 顾夫人常嘱咐这些话,不管顾太傅记不记得,总之,说总比不说强。

“嗯,你也管管绵绵,她年岁越来越大了,不能总往外面跑。该安静些,学学女红,读的那些书不能全忘了,你也教教她管家,不能,日后嫁人了,什么都不会,不然说咱们教女无方。”

儿子不用操心,顾太傅也只能操心操心女儿了。

顾夫人轻轻哼了一声,“你这偶尔问起女儿一次,这印象还是几年前的呢。如今绵绵跟明荞待在一块儿,既会做生意,又会管庄子铺子,家里这些事,哪儿还用得着我教?”

顾太傅说道:“有长进就好,多学着点,家中辛苦你了。顾言不必藏拙,好好考就是,如今朝中正缺人才。”

今年乡试考中的不少,比之前二十年前,年轻人更多,朝中需要他们。只要是为皇上做事,为百姓谋福,不必担心树大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