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上元节(第2/4页)

顾绵把脚的尺码说了,“别忘了鞋子,简单些就好。”

燕明荞笑了笑,“绵绵,你可真好。”

顾绵当然知道自己好了,不过明荞也很好就是了,“到时候你可千万记得想起我,还有衣领不要珍珠了,纽扣是珍珠的就好。”

肯定很好看!

燕明荞笑道:“好。”

等坐了一会儿,燕明荞就带着顾绵去选点心了,虽说不用顾绵花钱,但是这些东西带回去吃不完也是浪费,以往也没少拿,她就选了几样自己喜欢的。

燕明荞又看着给加了些,想着带回去给顾绵的侄子侄女吃。

中午从烤鸭铺子吃的,两人吃得肚子溜圆,这才回去。

而后燕明荞在家中待了几日,带着章辛媛理账管事,十二那日又下了场雪,燕明荞本来应了嘉元郡主的邀约,去戏院看戏,但下着雪自然不好出门,所以邀约就推到了正月下旬。

本来嘉元郡主是想问问燕明荞的亲事,自己也取取经。在盛京,谁家小娘子公子议亲成了,这种事传传就知道,把消息放出去,也省着有人再登门求娶。

像和英国公府的见面,没成,这事自然是藏着,两家都不会往外传。但顾家提亲,沈氏应允了,亲事作数,自然就可以往外传。

再有人议亲,就不会考虑这两家了。

盛京城的这些贵女中,燕明荞的确算定亲早的。

陈嘉元还挺诧异,这亲事这么快就定下来了。长公主也挺诧异,不过长公主府没有适龄的公子,不然这亲事她早就跟沈氏说了,顾言不错,明荞更不错,也算郎才女貌。

至于安康侯夫人,心里还有些唏嘘,她就是觉得顾言挺不错,若是亲事没定,她兴许还会和顾家谈谈,但已经定下,那就算了。

而且安康侯在朝中官职不低,和顾家结亲并不合适的,赵芸安的亲事,她慢慢再看就是了。

顾家提亲这消息,初六就传到了宫里,燕珍觉得还可以,等过阵子叫明荞来宫里坐坐,顺便给她些保养的方子。

燕太妃今年已经四十六岁了,看着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保养得极好,只不过年纪大了,虽然脸上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她自己都觉得身子不如从前了。

红颜弹指老,谁都会老。

在宫中养老,日子也就这么过,到底是孤单了点,让娘家的小辈常来看看,宫里也会热闹些。

沈氏对这个大姑姐一如往常,还是隔几个月就送银子,并未因为燕珍年纪大了,在皇上面上说不上话就不往宫里送钱了。跟女儿说话的时候,也是告诫,要孝顺祖母,孝顺宫里的姑姑,“等你出嫁之后也不能常进宫,如今隔一个月去一趟吧,也陪陪你姑母。”

以前燕明荞是三四个月去一次,小时候去是为了好吃的湘菜,如今去只想陪陪长辈。

十四进了宫,等到十五这日,就是和顾言约好去看灯会的日子。

街上的雪还未化干净,但太阳大,看着也不冷,燕明荞一早就换好了衣裳,中午和沈氏一块吃了饭。

但燕明荞吃得慢,碗里的汤圆好半天吃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没胃口,反而像是在走神。

沈氏自然是看出来了,她道:“今儿怎么没和绵绵去万象寺上香看灯会?”

燕明荞抬起头,“没和她约,母亲,但我和顾公子晚上要去看灯会,您说的我都记着呢,要稳重,不能吃亏。”

沈氏淡淡道:“早就约好了吧。”

燕明荞低着头,轻轻点了一下脑袋,试探着问:“那您让我去吗?”

燕明荞也想过早说,可是早说的话,又不好意思了,而且手头上一有别的事儿,就把这件事给忘了,但她记着几位姐姐夫家纳彩之后,就能一块出门玩的。

那日顾言问她,也不能说我问问我母亲,当时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沈氏瞥了眼女儿,“我若不让去,你就不去了?”

燕明荞道:“那我肯定是听您的呀,您都不让我去了,我还能偷偷跑出去吗。”

她可是最听话了,但还是想去。

沈氏笑了一下,道:“行了行了,去吧,我可没说不让你去。出门在外,带着丫鬟,人多也注意一些。你跟顾言出去,我也更放心。”

顾言是个有担当的,出门在外,肯定会护着明荞。再说,这心思都飞到外面去了,连饭吃着都不香,她若真拦着不让去,女儿心里能高兴吗。

燕明荞抿唇一笑,“多谢母亲,您想吃什么呀,女儿都给您带回来。”

沈氏道:“我想吃什么让丫鬟出去买,你好好玩就是了,早些回来。”

燕明荞:“哎,女儿都记着呢,您快吃菜,多吃菜!还得多吃肉!”

燕明荞殷勤地给沈氏夹了菜,这回她就好好吃饭了,肉菜米饭,汤圆儿全吃了,吃过饭跟沈氏待了会儿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