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探花(第4/4页)

而且殿试不似乡试会试,殿试时间紧迫,再考最难的文章和策论,燕明荞一想就觉得腿软。

不过也有好处,那便是若是答得好,皇上肯定对这人高看一眼。

而且听闻说殿试不淘汰考生,只是按答卷优劣排名,一甲前三名第一名是状元,第二榜眼,第三为探花。

燕明荞还听闻,自古以来,探花郎是最好看的,而且放榜那日,有不少富商和大臣去帮下捉婿。

也是极其热闹的。

殿试一试就是一日,皇帝出考题,日暮考完收卷,三日后,皇上钦点一甲三人。

顾言赫然在其中,是第三名,为尧桢十三的探花郎。

状元是外省的考生,今年二十多岁,第二名是柳尚书之子,不过殿试不仅看答得如何,也和考生的字迹、文章行文风格有关,而自古以来,探花郎相貌都是最好的那个,顾言考第三名,也不差就是了。

而想着榜下捉婿的那些人,也捉了个空,状元二十多岁早已娶妻,孩子都有两个了。榜眼亦是,唯一一个年纪小的探花郎亲事已经定下了,他们只能把目光放在二甲、三甲上头。

不过,当初燕明荞好奇的事也有了定论,就是顾言这个年纪能不能为官。一甲三人皇上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职位,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三人直接进了翰林。

顾言能做官,且官职还不低呢。

虽然说顾太傅不能明面上帮什么,但有一个做太傅的父亲,一个在六部的兄长,日后前途肯定光明。

而其他人,燕明诚在三甲之中,而燕明泽为二甲进士出身。

这些人想要为官,还要再进保和殿经朝考次,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而燕明泽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事一直忙到了四月底,寄往萧阳的信也回来了。

信是宁氏写的,信中只是称赞燕明诚考得不错,又让燕明烨、燕明栩不要灰心,好好读书,至于其他的事,并未提到。

燕明荞想兴许父亲提到了,只是祖母没写在信里。

作为女儿,她该是盼着父亲回来的,可是,燕明荞也觉得父亲不在府中的日子更自在。

信中还说,让明荞趁早把亲事定下来,也不必等着燕国公孝期到了。

沈氏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顾言考中,还是探花郎,她们上赶着去商量,总有讨好之嫌。好在,安阳侯夫人登门报喜,带着陈氏的意思,跟沈氏商量定亲的事来了。

安阳侯夫人见沈氏连道了几声喜,“前几日我去了太傅府,我那堂嫂说选个好日子纳吉,这日子也选好了几个,亲家母你快挑一个吧。这可正好了,凑个双喜临门!”

盛京这天,五月份就开始热了,安阳侯夫人觉得得趁早把亲事定了,但是四月是寡妇月,五月又是恶月,虽然两个孩子哪儿哪儿都好,但避讳着些没差。

最近的就是六月了,到时天是热一点,不过日子好就行。

纳吉的日子选了三个,一个是六月初一,一个是六月初三,还有一个六月初六。

沈氏挺高兴的,看了看几个日子,最后纳吉的日子就定在了六月初三,初九纳征,送彩礼定亲,请两家亲朋贺喜吃饭。

这样两人的亲事就算彻底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