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出征(第2/2页)

想想也正常,七岁放在现代不过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见到一身杀气的军人,怎么可能不害怕。

但别的孩子可以这样,他不行,他是大盛的皇帝啊!

任谁看见这种场面,都会心灰意冷。

想当年,重华帝登基时才不多十岁,外忧内患,金人都快打到上京了,他尤能安坐在宫中,稳住军心。

如今再看到这样的新帝,叶清心中五味杂阵,要不是足够的信念支撑,他恨不得马上上交军符解甲归田。

藏在后面的太后闻声赶紧跑了过来,抱住儿子不住的安抚。

“将军莫要生气,皇上年幼第一次见到将军有些害怕,下次不会了。”

叶清面色凝重的道:“皇上、太后放心,臣……定会诛杀叛军,平定天下……”

齐氏点了点头,护着儿子回了后宫。

*

晚上的接风宴,小皇帝干脆称病不来了,由太后的亲兄弟,也就皇帝的舅舅永平侯——齐凡代为主持。

这人之前只是个纨绔子弟,如今当了国舅爷也没什么出息,接风宴搞的像下九流的青楼妓坊似的。

一群衣不蔽体的舞女,围在官员身边扭动腰肢,更有甚者直接坐在了大腿上拿嘴喂酒,画面简直不堪入目!

叶清气的双手发抖,差点捏碎手里的酒杯,忍了半刻钟后终于忍不下去,猛地推开身边妖娆的舞女,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宫宴。

这还是他记忆中的上京吗?是他父子俩拿命来守护的大盛朝吗?

齐凡吓了一跳,连忙派人去询问究竟,是不是自己照顾的不周?

那人追上叶清还没开口就被叶清一脚踹飞出去,没了半条命。

第二日叶清便整军出发,直接奔向前线。他不敢在皇城待下去,他怕自己的信念会被那群人毁的一干二净。

*

承天军这边大军也开拔,数万名士兵加上辎重马车横渡黄河。

河面上的冰有一尺多厚,上面还有一层积雪,马车压上去也能禁得住。

过了黄河就到了冀州境地,从这到上京只有五百里地,行军快的话最多五天就能打到皇帝的老巢。

夜晚大军在沭阳县安营扎寨,当地的百姓快吓死了,纷纷收拾了行囊往附近的山上跑

结果跑到半路发现大军居然没进城,而是在县外安营扎寨。

有胆子大的人回到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起来发现大军已经默默离开了。

百姓们啧啧称奇,自古以来官家打仗,受苦受难的都是他们,不少军队更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何为粮草先行?

先锋军队抢夺百姓的粮食,边打边抢,就像杨元庆那般,自然是不费一分银子。

打仗其实就是打后续储备,打银子和粮食。

承天军有东州盐场养着,财大气粗粮草不用担心,铠甲也都配备齐全,就连兵器都是最好的,谁还惦记老百姓那三瓜俩枣。

军帐里,热腾腾的水刚烧开,马震威泡了一壶茶端上去,

方桌围坐了一圈人,为首的宋玉竹单独坐在一处,赵骁和许定坤坐在他的下手两侧。后面便是三位副将,加上辎重守安丰。

“从夹门沟到如意坡有一条坡路,是天然的冲杀之地,若是我们能在此设伏,战马冲下,必定会占领上风。”许定坤拨着沙盘,模拟出当地的地形。

副将杜冲道:“可是咱们离这个位置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探子来报上京的大军已经开拔了。”

许定坤:“所以,咱们必须快他们一步。”

赵骁:“去通知所有将士,明日急行军。”正常行军每日能走四十里地,急行差不多能行八十里,赶在日落前差不多能到这里。

马震威:“是!”

柴戎似乎有话要讲,抬起手,又放了下了。

宋玉竹问:“柴副将有话说?”

柴戎挠挠头道:“属下……属下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今日叫你们来就是为了商讨的,但说无妨。”

“许老将军说,这里设埋伏,可路上的雪太大了,军队行过会留下脚印,一旦有敌方士兵探路,很容易发现。”

许定坤捏着胡子道:“这是个问题。”

行军打仗,两军都有探子,如果发现路面异常,盛军自然会提起警惕,对面若是不强攻,他们埋伏也没用。

赵骁道:“不如我先带一部分人马正面交锋试一试,若是打不过就撤军,他们追上来,其他人就在这里设伏。”

许定坤道:“此法可行,不过你要冒些风险了。”

两军交战,战事随时变幻莫测,就怕到时候想撤,也撤不回来。

杜冲道:“让我去吧,将军留下设伏。”

许定坤摇头:“叶清此人心思缜密,主将不来,他不会追上来的。”

看来必须得赵骁亲自领兵前去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