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返程(第2/3页)

“您一个人生活行吗?”看她的年纪没什么劳动能力。

“村子里每个月给发米粮,说是什么老人金,我也不懂反正饿不死。”

宋玉竹在心里暗暗感慨,幸好前些年朝廷颁发了养老法令,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由国家发一斗米、一斗面,这些食物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老人的吃喝。

许茂把姜汤煮好,老妪弯着腰进屋拿出几块□□糖:“小后生把这个放进去喝,甜滋滋。”

“哎。”宋玉竹接过冰糖放进碗里,喝了一碗热姜汤,身上的寒气被驱了一半。

外面雨快停了,几人起身告了别,临走时赵骁悄悄在凳子上放了几张百文的纸币,应当够老人家花一段时间了。

*

三日后,终于抵达了江城县,这里是宋玉竹的老家,也是两人相识的地方。

再次回到这里,看着熟悉的街道,宋玉竹恍然有些做梦的感觉。

“那条街过去我天天早上去医馆的时候路过,我爹每次都会给我买两个白糖烧饼,上面撒着一层芝麻,咬一口焦香酥脆。”

赵骁让许茂把车赶过去,果然见一个烧饼摊,摆摊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

宋玉竹下车买了几个烧饼,与他攀谈起来:“我记得这摊主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伯。”

“您说的是我爹,他去年摔了一跤,腿脚不利索在家歇着了。”

“原来是这样。”

四个烧饼八文钱,刚出炉的烧饼热腾腾,他和赵骁一人一个,剩下的都给了许茂。

吃着烧饼马车行驶到了医馆附近,以前的医馆已经另换了招牌,现在变成一家酒楼。

赵骁道:“进去看看吗?”

宋玉竹摇摇头:“里面肯定已经大变了模样,进去也是徒增感伤,不如不看。”

“那咱们去哪?”

“去宋宅转转吧。”

二伯一家去上京的时候老宅没有卖,而是留下一些仆人在打理着,祭祖的时候回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马车行驶到宋宅门口,这里几乎没什么变化,只有大门上的朱漆斑驳了,被刻上了时间的痕迹。

宋玉竹想起自己小时候,每天跟着父亲去医馆学医坐堂的日子,那会才是无忧无虑,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坐上皇位。

“阿骁,你去那株柳树下面帮我挖一样东西。”

赵骁跳下马车,拔出匕首在柳树下挖了起来,不一会挖出一个铁盒子。他拍了拍盒子上的土拿过来道:“这里装得什么东西?”

宋玉竹笑的一脸神秘,“打开看看。”

铁盒锈迹斑斑,废了半天力才撬开。里面装着五十两碎银子,两本医书和一把小刀子。

“这是我留着保命的东西,当年听说杨元庆要打过来,带着宋全连夜埋的。没想到直接被庆王拉了壮丁,这些东西都没拿。”

“哎!你们干什么呢?”不远处有人吆喝一声。

宋玉竹连忙拉着赵骁上了马车,催促许茂赶紧离开这里。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怕被熟人认出来。

宋府的仆人走过来,看着树下的坑疑惑的挠了挠头,刚才怎么好像看见三少爷了?

*

宋玉竹在这里待了五日又陪赵骁去了晋州,在这见了他的几个朋友。

九月中旬抵达西州,这里是大启边境,与吐蕃和回讫国相邻。

前朝杨元庆在这的时候,经常拿回讫人练兵,把回讫国都快打灭国了,这些年休养生息,人渐渐又多了些。

不过他们生性好战又一直觊觎大启的地盘,可不是个好邻居,等回京后想办法把他这个隐患处理掉。

十月他们终于踏上返程的火车,许茂也跟着他们回来了,这小子还是第一次坐火车,紧张的靠在椅子上一动不敢动,等火车跑稳了才敢往窗外看。

回去的途中没碰上意外,临近上京宋玉竹终于跟赵骁坦白。

“阿骁,有件事一直没跟你说。”

“何事?”

“其实,我脑袋里那个倒计时,一直都在。”

赵骁脸上的笑容满满褪去:“什么意思?”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赵骁握着拳,咬紧牙关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我们回杭州去找清一,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没用的,在山上清一就跟我说过,他也没办法阻止这世外之物。”

“我知道这很难让人接受,但是清一道长能让我健健康康的把这些日子过完,已经非常满足了。”

“……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不能与你白头偕老。”

赵骁浑身颤抖的哭泣出声,巨大的恐惧让他无所适从,他的爱人,马上就要离开自己了。

他空有满身能力却没办法阻止,这让他几乎崩溃。

宋玉竹鼻子一酸,心疼的搂住他的肩膀道:“等回到上京,我会以出海去西方的名义再次启程,倒时你留在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