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4/5页)

对方彬彬有礼,并不把她当做服务人员,她能提供的服务供不应求,因此这些乘客格外客气。

比开公交时乘客的态度还好。

他看到出租车身上的个体出租字样,问:“这车是私人车?你自己买的?”

这个出租车司机不仅漂亮,还有钱。

初迎微笑回答:“对,亲戚赞助的钱。”

车辆整洁干净一尘不染,开得也很平稳,乘客赞道:“会开车的女同志少,你有能力有魄力,是广大妇女同志的榜样。”

“多谢夸张。”初迎客气回答。

只开一天出租,初迎就感觉出比开公交的种种优势,她几乎全天都在路上跑,乘客的素质都比较高,客气有礼。

跟后世苦哈哈的拼命多跑想多挣钱的出租车司机相比简直天上地下。

初迎知道后世有些出租车司机家在平谷、密云这些地方,离家远又在市里跑出租,不得不连轴转跑够七十二小时才回家休息,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到傍晚六点左右,晚上没有新活,初迎把车里里外外擦得纤尘不然,像开公交时一样,检查好车况,就把车放在站点,步行回家。

方戬一直惦记媳妇跑车情况,下班就回家,俩人几乎是前后脚到家。

“感觉怎么样啊,初迎。”方戬问。

初迎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正跟小财迷一样数钱,桌子上堆了一堆零散钞票。

等她数完,初迎捏着手里厚厚一摞钞票很惊喜地说:“我跑了一百六十块。”

“这么多?”方戬很惊讶。

这在初迎意料之中,她说:“这么多钱正常,我跑了一天没闲着,我也没想到这么多活,还没算上等乘客的时间,大部分乘客都需要等。”

方戬说他干一天才两块钱。

“那你一天油钱有多少?”

初迎认真算了一笔账:“油钱是六七毛一升,我跑一公里的油钱大概是五分到一毛吧。”

方戬跟着她一块儿算:“按照每公里八毛到一块二的费用算,油钱占比不大,再扣除修车成本,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按你今天营业额算,一年买车钱就能回本,以后就是净赚。”

方戬被这个数字刺激到。

初迎点点头:“是这样的。”

她可没方戬那么惊讶,在八九十年代,个体出租车绝对是高薪职业,更何况她觉得牌照可以不计入成本,她有两块营运证,以后有段时间这营运证可吃香呢,最高炒到几十万块钱。

她可以等能卖并且价格最高的时候卖掉,等到后来网约车兴起,个体营运证就没什么价值了。

方戬对她没要求,只要不亏本别哭天抹泪就行,但媳妇挣得多的话,他当然会为她感到骄傲。

“跑一天累不累,累的话可以少接几个活。”方戬建议。

“不累,开小轿车可比开公交轻松多了,开公交才是体力活。”初迎说。

她捧着方戬的脸,在他嘴唇上亲了一下,说:“你媳妇以后肯定是大款,你大款媳妇会给你钱花。”

方戬:“……”

——

小赋已经开学几天时间。

晚上吃饭时,姜铁梅说:“我带不了小赋了,小峤上了小学,她总追着那小子,小峤到了学校门口,只能先把小赋送回到幼儿园,再回自己学校。也得亏小峤脾气好,换个人谁管她啊。”

陶芋撇撇嘴说:“那小子脾气好啥,也没见他对别的小孩有耐心烦,还不是小赋总拿糕点给他吃。”

姜铁梅嗤了一声:“人家沈教授两口子工资高着呢,沈教授一个月工资两百多,在公司兼职跟写书都能挣外快,缺那口点心么,还不是我们小赋招人稀罕。”

初迎懒得搭理陶芋,对闺女说:“识峤哥现在是小学生,你在幼儿园,不能让识峤哥送你。”

“我也要上小学。”小赋说。

初迎眼睛一亮,闺女竟然对学校产生了兴趣,上一世的学渣闺女有学霸带动说不定不渣了呢。

她说:“等过两年你跟识峤哥上同一所小学。”

第二天初迎送小赋去幼儿园,她果然执拗的很,就在门洞那儿等着,跟沈识峤汇合,去他学校,到学校门口又不愿意走,沈识峤只能再把她送到幼儿园。

“小峤,真是麻烦你,耽误你时间了。”初迎说。

多亏两个学校只隔了五百米。

沈识峤说:“没事儿,等小赋习惯就好。”

初迎忽悠闺女说把唐诗三百首上的诗都背会才能上沈识峤上的小学。

小赋被忽悠得晕头转向,放学回家就开始背诗。

老母亲听着闺女小奶音含混不清地背诗,觉得欣慰极了。

——

初贰明显比他给公家开出租时精气神足得多,很感谢三姐带着他一块儿发财。

没几天时间,他就发现初迎在空闲时间跟派单员张丽她们分享糕点,就好像她们是认识了多少年的熟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