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4/5页)

方戬根本就坐不住,说让咱妈来接送多好,他走到门边,贴着不大的玻璃往里看,看到自己闺女:“……”

他招呼初迎:“你来。”

初迎看他一言难尽的表情,感情起身走到门边,跟他一起挤在玻璃处往里看。

学大提琴的孩子一共有十一二个,每个孩子都坐姿标准,正在听老师讲课,就小赋头枕在琴箱上睡得特香。

“她昨晚没睡好?”

“咱闺女一直吃嘛嘛香,睡眠质量特棒。”

小丫头的双臂还保持着拉琴的姿势,精致粉嫩的小脸枕在琴箱上,刚好朝向他们的方向,表情那么柔和满足,好像一副美好安宁的油画。

初迎觉得自己都被治愈了。

“你还笑。”方戬说。

见媳妇满脸欣赏地看向闺女,方戬说:“你看她平时在家玩也不打瞌睡,她不想学就别学,白给他买琴了,还不如当时就租少年宫的。”

初迎心说闺女手风琴能拉得好,那大提琴也能学的好,她只是少了点动力。

她说:“咱们可以把小赋的胡萝卜叫来。”

教室里的老师并不是头一次遇到上课睡觉的学生,可是这个小丫头白白嫩嫩太可爱了,她睡得又香,完全不想打扰她,就想让她多睡会儿,可终究责任感还是占了上风,犹豫了好一会儿她把小赋叫醒,小丫头又懵懵懂懂地开始拉琴。

等闺女下课,初迎把大提琴接过来,方戬牵着闺女的小手问:“闺女,不嫌吵?睡得香吗?”

小赋早就忘了打瞌睡的事儿,骄傲地挺着小胸脯:“我拉得可认真呢,老师都夸我拉得好。”

下次再去,初迎夫妻俩带着小赋跟沈识峤一起去,沈识峤接到的任务是对小赋夸夸夸。

沈识峤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小赋,大提琴曲子可好听了,我想听你独奏。”

事实是,他听小赋拉琴,觉得用□□磨牙来形容比较合适,咯吱咯吱的,分明是一种折磨。

小赋眼里满是小星星:“识峤哥,我一定学会拉琴,拉好听的曲子给你听。”

这回是方戬提溜着沈识峤,俩人贴在玻璃处往里看。

果然小赋动力十足,拉琴间隙往教室后看,看到沈识峤那张贴着玻璃窗的小脸,抿着嘴唇甜甜一笑,很快转回头去认真拉琴。

“你这招还真管用。”方戬感叹。

初迎心满意足:“我就说这个胡萝卜好使。”

等回到家,两个小家伙面对面坐着,小赋边拉琴边问:“识峤哥,好听吗?”

沈识峤小脸紧绷,没什么表情:“好听,小赋。”

“可是你没笑啊。”小赋嘟起粉粉的嘴唇。

小丫头要求好高,沈识峤只好调整表情,弯弯唇角扯出一抹笑意。

有听众在,小赋拉得更欢畅了。

初迎倒了杯汽水给沈识峤,说:“真是辛苦你这个小家伙了。”

沈识峤接过汽水轻抿两口:“初阿姨,不算辛苦。”

——

周日,初迎回娘家时,在胡同口看到二姐的煎饼摊子。二姐在酱油厂上班,她的月工资是三十多块,只保证日常生活的话,她跟初恒两个人足够,只是她自己养娃心理压力大,另外日化厂生产的酱油卖得不好,一直有减员传闻,工厂甚至鼓励大家办停薪留职自谋出路。

初恒今年七岁,小男生特别乖巧地坐在板凳上帮妈妈招揽生意。

这时候摆摊没有城管驱赶,初迎牵着小赋的手停下,初夏立刻说给她们摊个煎饼吃。

初迎觉得这样挺好,她那个原本自强自立女汉子一样的二姐终于找回了自我,像是完全走出了渣男的阴影。

一勺面糊,一个春饼皮炸的薄脆,一个鸡蛋卖三毛五分钱。

不要鸡蛋或者自带鸡蛋是一毛五。

现在面粉、油跟鸡蛋都是限量供应,每人定额的供应粮价格才便宜,供应粮面粉一毛多钱,商品粮得四毛钱。

鸡蛋是初冬跑大老远去郊区收来的。

初冬没有门路,要是像饭店一样能把各种食材申请特批,她的价格才能降下来。

所以她的煎饼价格上跟副食店里的比没有优势,初夏的手艺也不好,就像后世调侃中的卧底的水平,面很粘,酱料味道也一般。

“怎么样?好吃吧。”二姐期待地问。

小赋那丫头胃口好,嘴又甜,连连夸好吃,可初迎不想让二姐盲目自信,她说:“二姐,摊煎饼挣得多吗?”

初夏并没受生意差的打击,依旧很乐观,她说:“我就早晚跟周日出摊,一天摊那么几个,现在挣不到钱,等以后攒攒熟客生意应该就好起来了。”

初迎说:“二姐,我有个好营生,不知道你想不想干。”

初夏说你别卖关子,赶紧说。

“当然是卖服装,现在百姓生活安定,手头也有钱,都会往吃穿上花钱。咱们三舅在港城开服装厂,港城的衣服都特别时髦,哪件拿到咱们这儿来都受追捧。咱们从三舅那儿拿货,三舅能给咱最低拿货价,你拿到早市、晚市去卖,不像卖煎饼还得准备食材,轻松还肯定能挣不少。”初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