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4/5页)

“那以后可以经常来。”初迎摸摸闺女的小脑袋说。

她闺女在八十年代已经实现肯德基自由。

“等寒假我勤工俭学摆摊卖童装挣零花钱再来吃。”小赋说。

“好啊,应该多接触社会。”初迎说。

方戬有异议,他生怕闺女跟她妈一样成个小财迷,说:“咱们家有分工,我安心上班,你妈挣钱,小赋你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妈用不着你帮忙。”

初迎拿了个炸鸡腿,笑眯眯地怼到他嘴边说:“赶紧吃吧,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就别给孩子压力。”

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喂鸡腿,方戬脸色微红,赶紧把鸡腿接过来说:“好,我不说了总行吧。”

——

连续想了足足有半个多月,初迎才把所有记忆理顺,穿成一条清晰的线。

那已经是几年后,初冬在妇幼医院上班,这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有西医也有中医,刚去没多久他们医院就发生了一件医生拐卖新生儿案。

医生本来水平很高,有高超的接生水平,如果产妇情况特殊复杂,都会由她亲自接生,甚至有的产妇会慕名而来来这个医院生产,总之这个医生有水平有声望。

还经常有人找她问有没有家人抛弃的新生儿可以领养,心里逐渐扭曲,她发现有利可图,这个医生就开始干起拐卖新生儿的勾当,据说她挣来的黑心钱都供着不成器的弟弟。

她会跟产妇还有家属说她生的是死婴,她会处理掉,因她名声在外,产妇都不会怀疑,也不会要求看死胎,她便悄悄把健康的新生儿卖掉。

甚至她会直接把孩子偷走,或者产妇怀的是双胎,她说是单胎。

七八年时间下来,卖掉三十多个新生儿。

直到她被抓,供出多个人贩子,还牵扯出之前拐卖蔺巧针闺女的人贩子,这个人贩子把蔺巧针闺女拐走七八年,一直相安无事是她洗手不干了,带着蔺巧针闺女生活在边远小镇上。

蔺巧针闺女找了回来,可她的精神却先垮了,压根无法继续从医,后半生就在踩缝纫机,初冬想要给白隽清治病的愿望也成为泡影。

初迎算了算时间,按四年算,那名医生已经开始贩卖新生儿,要是能提前抓到她,不仅可以让那么多孩子免于被贩卖之苦,还能提前把蔺巧针闺女找到,说不定蔺巧针精神能好转,不管能不能把白隽清只好,总之白隽清会多一个希望。

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她非常想向公安机关跟检察机关剧透贩婴事件,可她分明不知情,她又不是医院职工,也没去过这家医院,她凭什么指认人贩子。

那么她要写报案信吗?

匿名写报案信倒是一个办法。

她已经用过左手写字投诉刘泼,现在她不想再用左手写字报案。就刘泼那事儿即便查出来是她写的也无所谓,毕竟那些都是事实,可这人贩子这事儿不一样,万一查出是她报案,她压根就说不清为什么她知道这个情况,又不能胡编乱造,编造任何一句话她都没法自圆其说。

她绝对不会暴露自己。

而且她也不知道医生的名字,这件事当时闹得很轰动,初迎从初冬跟街坊邻居们嘴里都听说了这件事,不过他们都说的是妇幼医院的医生,传说这件事儿时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初迎自然也无从知晓。

当年这个案子就是方戬经手的。

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初迎也没想出解决办法,看着身边方戬熟睡的侧脸,初迎恨不得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塞给他。

——

初春家终于分到了工商局的一居室,他们把原先住的印刷厂分的筒子楼房间退了,喜迁新居,邀请大家都去做客。

这个一居室有四十多平米,有独立厨房跟卫生间,小是小了点,可总比之前住筒子楼强得多。大姐两口子住卧室,客厅放一张小床,算是周文博的房间。

初迎给大姐夫拿了套媳妇,还拿了些毛巾肥皂之类的,一家三口到的时候初春就在厨房忙活,她说:“你们先吃点橘子瓜子,我买了板栗,做板栗□□,小赋,爱吃吗。”

小赋很乖巧地说:“大姨,做啥菜都可以。”

“这小房子还不错,朝南向还挺亮堂,还有暖气,真暖和。”初迎把手唔在暖气片上说。

初春对新居非常满意,乐呵呵地说:“不用生煤炉省事又干净,你大姐夫再给领导多开几年车,争取换套大点的。”

来的就是初迎父母跟她们姐妹,客厅摆了张大桌跟从邻居那儿借来的椅子,就这么点人小房间就显得拥挤不堪,不过初春厨艺好,板栗炖鸡、红烧排骨、炖带鱼、京酱肉丝、家常豆腐都很好吃。

这些天初迎一直在思索如何报案,在见到初春之后,她突然有了思路。初春在印刷厂上班,这个年代还是手工捡字排版,捡字员需要按照字体字号,把字丁捡于盘中排列成文章,三班倒,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