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5页)

她亲闺女要先当上空姐,有了空姐身份什么样的家庭嫁不了,首先嫁给外国人移民国外,再次选高门大户。

笑话,他们怎么会选高门大户的二婚带娃男。

可是邻居为啥都用奇怪的眼光看他们两口子。

对啊,邻居还不知道二女儿是她亲闺女,他们都以为是收养的。

“你们家二闺女是你亲闺女,不是收养的吗?你跟向刚生的?”

“你们俩啥时候有这么大一个闺女?”

“哎呦,那时候向蓝天妈在下放吧,你们那时候就有孩子了?”

两口子脸色又青又白,这下完全挂不住了,后妈急忙分辨:“啥,就是收养的,哪儿是亲生的。”

邻居们同样爱吃瓜,有这种八卦当然不会放过,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他们更倾向于相信初贰的爆料。

“向刚,你是十几二十年前搞外遇了吗?你把外遇生的孩子带回家养?”

“向刚你不是提拔想当科长吗,搞外遇,那你可没资格啊!”

“向蓝天她妈这是受了多少委屈啊。”

楼下越来越热闹,邻居们也就是同事的唾沫星子快把这两口子淹没。

辩解就是越描越黑,两人越说越无力。

向父也没什么本事,觉得期盼了二十年本来胜券在握的科长位子落空了。

初贰一手拎起地上的两个皮箱,一手去牵向蓝天的手:“咱们走吧。”

向蓝天从没见她父母这么憋屈过,觉得终于出了口气,她紧抓住初贰的手:“走。”

初贰父母开始的时候就想找个普通平凡的儿媳妇,就像他们一样普普通通过日子,至于儿媳妇长得漂亮,工作好,工资高,他们压根就没想过,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生怕漂亮儿媳不安分,但初贰谈这个对象原来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在他们面前又乖巧温顺,他们很心疼她,完全向她敞开温暖的怀抱。

他们把向蓝天接回院里时,院里里外都贴了大红喜字,不大的院子已经摆了五张桌子,上面摆了花生瓜子喜糖汽水啤酒麦精露,周皮是大厨还带了助手正在炒菜,院里弥漫着欢声笑语跟沁人的饭菜香。

来宾大部分都是初贰这头的亲戚,除了初迎,初贰的堂姐妹家庭都来了,向蓝天的阿姨是证婚人。

二婶把向蓝天的手握在手心里说:“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人,我跟你公公会像亲闺女那样对待你,初贰要是有啥做的不好的你告诉我们,我们肯定向着你,给你撑腰。”

向蓝天真心觉得这家人不错,她不需要嫁入高门大户,就嫁给这样普通的和睦有爱心的家庭就很好。

——

年底,他们大杂院参加评选,拿到文明院的红牌,拿了奖状,还得到了街道奖励的糖果跟瓜子。

姜铁梅神清气爽,乐呵呵地拎着这些东西往回走,路上就说在她跟她儿媳妇的带领下,他们院评上了先进院。

评选内容包括卫生跟精神文明面貌,其实并不是他们院表现有多好,姜铁梅不仅在院里有存在感,在街道办也有存在感,经常趁着交房租的机会吹嘘他们院有多好,街道办的人就记住了他们大杂院,觉得该发给他们一个奖。

回到院里,姜铁梅就把糖跟瓜子给每家分了一把。

院里终于安好了独立电表,这样每家电费独立计算,不会因为谁家用电多少产生纠纷,也算是姜铁梅办的一件大好事,更重要的是不会因为谁家电器负荷大导致全院烧保险丝。

全院都很满意。

初迎麻利地买了个冰箱回来,双开门雪花牌冰箱一千二百元。

“这么大个的双开门冰箱挺贵的吧。”姜铁梅问。

“不贵,七百多块。”初迎说。

“那还真不错。”

姜铁梅嘴上说哪有冬天买冰箱的,鱼啊肉啊冻外边不就行了,可实际上特别高兴。

“买冰箱还用挑冬天夏天吗,以后冰箱里准备菜,放三四天都不会坏,省得总往菜市场跑,能节省不少时间。”初迎说。

婆婆总爱往动批跑去帮她的忙,也忙得很,有了冰箱确实方便许多。

冬天的当家菜不过是白菜、萝卜、土豆,为了能让冰箱物有所用,姜铁梅起大早去菜市场排队买来大棚韭黄、黄瓜跟菠菜放进去。

晚上他们就吃上了韭黄炒肉跟菠菜粉丝,姜铁梅赞道:“二儿媳妇可真孝顺,给家里添置这么多东西,咱们家生活可比之前好多了。”

陶芋对婆婆说初迎孝顺毫无异议,虽分了家但在一块儿吃饭,冰箱她也能蹭着用,这样他们小家庭就不用买冰箱。

婆婆为了冰箱不闲置还会买平时吃不到的大棚菜,伙食水平直线提高,她乐见其成。

批发市场关门早,动批腊月十五就关门停止营业,这是商户们难得的休息时间,初迎夜大又放寒假,这段时间她倒是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