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5页)

骑自行车路远不方便,上下班时间坐公交车也不方便,太挤。

她想去看看这辆车,马上打电话跟车主联系见面。

第三天,她跟车主在某公园门口附近的辅路上见面。

初迎看那车外观良好,本来判断那辆车是事故车或者有较大故障,可车主说车买了三年,他嫌吉普212费油,不如轿车舒适度高,小毛病也多,今天坏明天又坏的。

初迎打量着车主,开二三十万的尼桑蓝鸟的人确实不在乎开了三年的三四万块钱的吉普,便宜卖二手也有可能。

初迎如实跟他说:“你说的这都不是啥大问题,不只是吉普,现在车的小毛病都多。”

不夸张地说,有些懂行的车主自己就能修车。

吉普212确实费油,桑塔纳是百公里七个油,吉普212得百公里十四个油,按汽车价格一块一升算,一百公里十四块钱,也就是时候初迎如果每天开二十公里,油钱就将近三块,对一般职工家庭来说,油钱就是不小的支出。

“我这车平时不开,我表弟总开,我倒不是抠搜舍不得给他开,只是我这个表弟不太靠谱,万一出点事故他又没钱赔,我得担责,我还不如把车给卖了省心。”

初迎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最好不要把车轻易外借。

光凭外观初迎就觉得这车不错,打开发动机盖检查一番觉得这车没啥大毛病,她还上车让车主开了一圈,听行驶中的各种动静,她没有贬低人家的车,说:“你这车车况不错。”

车主很意外她会这样说,一般买主都是百般挑剔压价,他觉得初迎特别坦诚,对她很有好感,说:“我表弟给开得都不好开了,车有异响。”

初迎说:“问题不大能修好。”

她很喜欢这辆车,吉普车在她这个年代的人中代表着情怀,是老一辈记忆中最深刻的车,符合老一辈的审美,硬朗的外观尤其符合初迎审美,她觉得这车跟方戬有某些特性相似,是硬汉车型。

初迎才发现自己很喜欢汽车,这一世有钱爱车的本性才能释放,她想起曾经很喜欢后世的吉普牧马人,不过能开上吉普212就很不错。

在七八十年代,吉普是官车的代表车型,要是前几年她都不会考虑开吉普在大街上晃悠,不过现在时代不同,吉普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到九五年销量会爆发,足以说明老百姓对这款车的喜爱。

对方问她:“你想自己开这车啊,还是想替别人买,还是要倒卖。”

初迎说:“我自己开。”

车主说:“真没想到还有女同志喜欢吉普。”

他也是第一次卖二手车,觉得初迎是个理想的买主。

不过初迎有顾虑,现在个人购车还没放开,前两三年个人买车更不好买,都得有门路,她担心车的来源,如果是车主从销售公司买来的倒好,万一是单位车以便宜价格卖给个人的话,避免麻烦她不想接手这种车。

不了解情况,车再便宜她都得慎重。

原来她觉得车可能有大问题,只是小毛病的话车的来源问题就显得突出。

于是她说:“你这车就是小毛病,坏了可以去我那儿修,我考虑考虑,也可以帮你找找买主。”

虽然交易没成,可双方交流非常愉快,车主说:“行,买卖不成仁义在,咱们交个朋友,需要修车我就去你那修车厂。”

——

趁中午吃饭的空,初迎去了趟初贰的修车厂,初贰现在动力十足,跟初迎说:“这买卖可真不错,来的车越来越多,我上个月利润七千多。”

“咱们这厂开得时间越长,吸引来的修车顾客越多。”初迎说。

现在出租车已经能装打表器,初迎的两辆出租车都装了打表器,规范经营,要求赵建军跟冯兵兵给顾客打表。

初迎又去请俩司机吃饭,跟他们说:“我听说有些出租车公司把车承包给个人,个人愿意怎么开就怎么开,按月交给公司钱,你们都听说了吧。”

赵建军很实诚地说:“听说了,出租车公司包出去的车数量不多,都得有熟人托关系才能拿到车,一般人拿不到。”

冯兵兵说:“对,能从出租车公司包到车的是极个别人,就像拿到个体营运证的没多少人一样,很少人能包到车。我认识一个司机,走后门拿到车还送了不少钱呢。”

初迎了解这些情况,也知道把车承包给个人是大势所趋,说:“出租车也是稀缺资源,能从公司包到车的都能挣到钱,你们俩愿不愿意包我的车?”

“咋包?”赵建军问。

初迎说:“每月给我三千块钱,油钱你们自己出,车坏了我来修,剩下的钱都是你们的,这样你们挣的钱跟在出租车公司包车差不多。”

俩人都没想到初迎能这么大方,冯兵兵说:“那样你每个月少挣一千块,你一下子给我们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