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4/5页)

“奶,我们知道了。”俩姑娘说。

陶芋后知后觉方芬跟高千里都报考了浙江省的学校。

高千里成绩一向很好,浙大在京城录取分数线特别高他都能考上,他早就厌烦了原生家庭,一定要离开京城。

方芬也想离开京城去外地见见世面,就报了同省学校,不过她只是大专。

陶芋问:“你没跟高千里搞对象吧。”

方芬说:“没有,高千里他爸家暴,我怎么会跟他搞对象?。”

方芬要去外地,方晋北就跟老两口商量把正要上初三的方芬弄回来读书,户口就落在东厢房,落在老两口户口本上,方芬的卧室就给方芳住。

很意外,这一世陶芋竟然欣然同意没吵没闹。

可能是方芬考上大学,她了了心中一件大事,也许是方芬去外地空出了一间房,也许是方晋南不仅没有辞职下海,做勉强才能糊口的生意,还当上了支行副行长,他们的生活安稳有保障。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一家的处境比上一世好,老头老太欢天喜地地准备迎接方芳,陶芋什么都没说。

初迎跟方晋北聊天时听他那意思并不想回城,上一世他们是把老头老太伺候走了才回城,但这一世他在内蒙收枸杞跟药材方便,本来就两头跑,而且他手里有钱,回城挣钱反而不方便,即使不考虑老头老太也没有回城的打算,只让方芳自己回京城读书。

这回是两口子把方芳一起送过来,方晋北给她办了投靠爷奶落户,并往教育局跑了几趟办了转学手续,除了学费书本费一个月给五百块钱生活费,一下就预支了一年的,一共是六千块钱。

“你在京城读书,爸妈得照顾姥姥姥爷,还得在内蒙挣钱,爷奶年纪大了,一定要听话,不能让他们操心,也别给大爷大妈二叔二婶添麻烦。”方晋北叮嘱说。

“爸,妈,我知道。”方芳乖巧回答。

姜铁梅不肯收这么多生活费,说:“太多了,她吃穿能用得了多少,两百就够。”

方晋北说:“妈你收着吧,带这么大的孩子也不容易,我现在手头有点钱,多出来的就当孝敬你们二老的。”

姜铁梅知道三儿子现在手头宽裕,就把五千块钱收下,说花不了的就攒着。

方芳跟直爽洒脱的娜贺雅不一样,说话慢声细气,安静得像只小白兔,小赋倒是很喜欢她,两人也能做个伴。

——

孔浥尘家要搬走,孔大壮这一世到现在也没涉足房地产,不过他一直干装修,他家依旧有钱,早几年就花二三十万买了商品房。

孔浥尘拒绝搬走,说:“你们搬走吧,我自己在这儿住。”

孔大壮非常强硬:“不行,说好了考上大学就搬走,你不能言而无信。”

何赶美的语气还柔和一些:“你还是因为小赋吧,你上大学要住校,又不能天天往家跑,不搬走也没用。”

孔浥尘说:“院里一般大的孩子都考上大学,小赋还有两年才高考呢,我担心我搬走了没有人陪她她会孤独,她成绩会退步。”

“她啥时候用你陪了,她压根就没把你当回事,都没正眼看过你,你别自作多情。”何赶美恨铁不成钢地说,“等你到了大学,啥样成绩好又长得好看的姑娘没有。”

孔浥尘:虽然小赋从来不关注他,但他主打的是默默无闻的无声陪伴。

他说:“你们别管我,我保证拿奖学金还不行吗?”

孔大壮拒绝:“咱家缺那点奖学金吗?这招不好使。”

“我会努力,等我毕业后一定考进公安系统,穿制服戴大盖帽,威风凛凛的给你们争光。”孔浥尘说。

夫妻俩对视一眼,他们忽然发现小赋好像是孔浥尘进步的动力,要不是追赶小赋,这小子最多考个大专。

孔大壮顺水推舟地说:“行,我们不管你,随便你住哪儿,不过说话算话,你毕业一定得考进公安系统。”

双方达成一致。

夫妻俩满意搬走,有小赋吊着,孔浥尘已经考上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理想学校,再有小赋继续吊着,他们就美滋滋地等儿子当上公安。

等到开学前,沈识峤收拾好东西来找小赋,说:“我在清大等你上京大。”

小赋对未来两年的文科生活充满向往,不仅不怵开学,甚至希望能马上开学。

沈识峤要住校,叮嘱小赋说:“放学后你可以去我家找我爷爷,周六日我都回家,有两天时间呢,平时要是学习不忙也会回来。”

小赋点头:“好。”

沈识峤觉得有好多话想要嘱咐,拍拍腰带上挂着的BP机说:“你有事儿可以呼我,我能马上给你打电话,要不就赶回来。”

小赋嘴上说没有急事儿要联系他,可跃跃欲试想要呼叫他。

“你会打传呼台电话吗?”沈识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