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5页)

——

下班回大杂院吃饭,见邻居们也围在垂花门处讨论以后不再分房的事儿,要说能赶分房末班车的都得是好单位,邻居大部分在工厂上班,不下岗就是好事儿,要能分房早就分了,更别提赶分房末班车。

初迎顺便提议可以买经济适用房,这提议一出,几乎是马上被邻居们否决。

住二环的人压根就不愿意去这么远的地方!再说他们院没有一家三代住十几平米房子的,紧迫感都不强。

对他们来说,出了三环都远,更别提这些目前还挺偏远的地儿。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一时半会改不了,初迎很能理解他们。

对他们来说,就像她父母一样,生活范围就局限于那么几个地方,他们要适应原来的庄稼地、菜地、树林变成高楼大厦;京城越来越现代化跟他们关系却不算大;他们要适应四环、五环、六环。

只有安置房越分越远,他们才会温水煮青蛙般的知道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

他们现在很难接受经济适用房,到后世更难接受搬到六环去住共有产权房,可已经没有了更好的选择。

不管在大杂院住了多少年,也许二环并不属于没钱的土著。

初迎说了买经适房的各种好处,她看得出邻居们都没听进去,不过她点到即止,没有掏心掏肺死乞白赖地劝说。

以后还有腾退分到合适房子的机会。

最近都在谈房子的事儿,这天下班刚回到老宅,姜铁梅赶紧跟他们说最新消息:“听说咱这房子腾退价是二十万一平米,咱家五十平,一共能有一千万,这给我乐得呀,你说咱家有了这钱该咋花。”

“当初多亏没卖给姜红卫,你们说要卖给他十平米不就他拿这两百万嘛。”她再次庆幸当初没有做糊涂决定。

方戬质疑:“有那么多吗?”

姜铁梅乐呵呵地说:“可不是,咱附近这一片都这个价,都已经传开了,咱们这儿可是二环,寸土寸金的地儿,京城最好的地界,能不贵嘛。”

初迎直接戳破她暴富的肥皂泡,说:“妈你别想了,绝对没这个价。”

就是后世附近房价能到十六万一平,他们这种私宅腾退价也才十四万多,就是这么个政策,现在就做梦二十万一平,真是笑话。

一千万能在三环买十几套房子。

有这么高的腾退金吊着他们,他们更不愿意搬走。

姜铁梅惊讶到难以置信,问:“为啥没有。”

初迎说:“想想都不可能,就是谣传。”

姜铁梅笑容僵在脸上,跟邻居们的传说相比,她更倾向于相信初迎,她喃喃自语,说:“哪能值多少?”

“能给多少我也说不好,反正谁家要是想住楼房,要是有位置合适面积也不错的安置房就搬走吧,早点腾退还能有位置好点的安置房。”初迎说。

姜铁梅对二儿媳妇的话深信不疑,第二天跟邻居们说这件事,等夫妻俩回来吃饭跟初迎说:“他们都相信你的话,觉得腾退款到不了那么高,但他们都不想搬到特别远的地方去,巴不得原地安置呢。”

“反正现在也没合适安置房,那就等以后再说呗。”初迎说。

姜铁梅这儿热度刚消下去,陶芋又来找初迎,她也做着能拿到一千万的春秋大梦。

听她滔滔不绝地说着一夜暴富后的各种梦想,比如去高档商场、高档饭店、买黄金首饰之类的,初迎想是让她继续做梦,还是让她醒醒。

实在听不下去,初迎给她泼了瓢凉水让她清醒,陶芋惊讶到合不拢嘴:“真的不可能二十万一平?”

初迎点头:“对。”

陶芋发现跟传言相比,她竟然更相信初迎的话,美梦瞬间化作无数泡沫。

初迎不想让她打老宅主意,尤其是把方晋北排除在外打老宅主意,她说:“不管腾退能分多少,那都是公婆的房子,公婆没说分给咱们,就是他们说要分,也是兄弟三个的,别看晋北只把方芳留在京城,他们两口子在内蒙做生意方便,他不想回城,那老宅也有他一份。”

陶芋完全没有异议,说:“咱都有房子住,惦记老宅干啥,公婆要分的话那肯定给兄弟三个分,不管晋北回不回城,肯定有他的份儿。”

初迎:“……”

她能听出陶芋这话真心实意,丝毫不作伪。

这一世陶芋竟然这么有觉悟,看来上一世她本来就知道该给方晋北分,但她非要犯混。

也许是上辈子兄弟们要争夺父母能提供的有限的资源,这一世陶芋他们有楼房住,两口子本来都是安于现状的人,为了工作不得不支棱起来,有点上进心但不多,有房子住就行,用不着从另外一个兄弟手中抢。

初迎说:“这可是你说的,晋北两口子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要是换成别人家,晋北这种情况,别的兄弟说不定要阻挠他回城,阻挠他分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