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百姓多灾(第2/3页)

这是要让陛下继续认下天人感应,面对旱涝之灾时下罪己诏,被一堆有心人攻击施政呢?

还是承认天人感应全是糊弄人,解释那些灾害全是自然变化?

两个方案,选哪个都很要命啊!

主父偃光想想就觉得进退两难了,落下闳竟然还将天意念出来!

大概是不往陛下的心口上捅刀子不舒服吧。

让天子不痛快的,自己还不躲远点儿?

主父偃眼观鼻,鼻观心,又往后悄悄退了一步,然后看着天幕不发一言。

现在说话就是作死!

主父偃对上位的揣测自然是十分准确。

刘彻听完这一段,直接想到了他推行的天人感应。

什么叫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这就是。

我都开始宣扬自己是天子了,苍天你突然告诉我,灾害停不了不说,还很多!

真的。

提醒的很好,下次不要再提醒了。

但刘彻心里再愠恼,还是得面对现状。

若灾害太多,必然会有人拿此做筏,攻击自己的政策。

可天人感应也不能丢。

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老刘家证明自家统治的神圣性,就是靠编神话愚民。

改改,不把灾害和天子的德行联系在一起,应该还能用?

看落下闳的风雨令时能修多准,若是能稍微做些预言,那就好办了。

边思索着对策,边听着天音的刘彻,突然听到了一段让他心神不宁的内容。

【史书上,对这些灾害造成的后果,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载,但读起来,依旧触目惊心。】

天幕上,出现了干枯的大地。

烈日高悬,地面缺水到开裂,一道道黑色裂隙深不见底,风吹起尘土,几具白骨裸露在地上,一眼望去,不见丝毫生迹。

“啊——”

惨烈景象,吓得几个胆小的宫女和小黄门,惊声尖叫起来。

主父偃面色一变,示意侍卫赶紧把人拖走。

落下闳也闭上了嘴巴。

刘彻没有在意那几声尖叫,以及身边人的动作。

他怔怔的看着天幕。

天音的语气变得极为沉重。

【骨肉相食,饿莩满野,行数十里不闻人声。】

【父卖其子,夫鬻其妻,哭声震野。】

随着天音,一幕幕画面也伴随着出现。

这是刘彻从未见过的景象。

作为天子,他享万民供奉。

未做天子之前,他三岁封王,食邑万户。

皇子,天生含着金勺子长大。

民间疾苦?

刘彻从未体会过。

他原以为自己在京城所见的那些百姓,已经够艰难了。

可大灾之后的世界,竟会如此!

竟会如此!!!

【……饥民充塞道途,沿门乞食,扶老携幼,气命如丝,菜色雷腹,行步倾倒……】

天音有些哽咽,讲完,久久未曾言语。

刘彻同样在沉默。

视听,永远比文字来得更为震撼。

画面如同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完全冲散了以往在阅读文字时,那种模糊的感觉。

刘彻忍不住想,自己治下的百姓会不会如此。

一想,身后就浸出冷汗。

落下闳可刚细数过这几年的天灾!

想想过往的禀报,刘彻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百姓如此,实乃君父无德!

朕……无德!

【抱歉,我有些失态了。】

天音极为谦虚的道歉,继续讲道。

【好在如今,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已经不再像古人那么无能为力。】

天幕随着天音,换了新的画面。

还是洪灾。

只是天幕突然多了很多不同的建筑,样式极为奇异,与如今完全不同。

看起来像土石所建,又不完全是,还有琉璃装饰其上,看起来极为豪奢。

这是真正的天界吗?

刘彻忍不住对自己发问。

若真的是天界,为什么天音会说古人和如今,为什么会说史书,为什么天上的山河,是他的疆土?

刘彻看着天幕,只觉着心中谜团越滚越大。

天幕上的洪水,展示着它可怕的威力。

几乎是瞬间,整个世界就变成汪洋一片。

‘天上’的人,被逼的从房屋中出来,爬到屋顶上躲避。

还是会被淹死的,刘彻在心中想。

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水终究会漫上来。

他刚这样想,就见得水面上,一艘大船极速向屋顶驶去。

船上,几个穿着橘红色衣服的男人,伸出手,将这些人救了下来。

天音的语气,变得轻松起来。

【政府和军队,是我们百姓最坚固的后盾。】

话中,浓浓的全是信任。

天幕画面一转。

一条已经决堤的长河,出现在天幕之上。

岸边,是无数穿着绿色衣服的人。

他们一刻不停的搬着石块,装满的布袋,向波涛汹涌的河堤口投下。

河堤口已经被冲开,仅凭石块,怎么能阻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