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视频 儒家上位(第2/3页)

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每朝每代获取军功的将领、新晋的外戚、皇帝宠臣等人也能获得大量的土地奉赏,他们何止是占据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分明是把控着国家命脉!

这样的人,怎么会甘心自己权益受损?

汉成帝都能被逼到放弃徙陵,他们也能做到!

不少豪族打定主意,他们等着天幕一结束,便立刻和其他豪族联系,想尽办法也要逼迫皇帝放弃徙陵。

秦朝

“徙陵,持续不了多久,唉……”

嬴政摇了摇头,心中有些失望。

之前看评论区讲诉后世国家更替时,嬴政发现了个极其残忍的现象,皇帝的水平往往是一代比一代差,也就秦汉维持了六世余烈与六世明君,虽然后人常常把这样的现象归于‘教育不足’,但嬴政更觉着,这就是他们的天资不够。

身体、智力、性格、乃至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数看似表象相同的问题,其实内里的本因千差万别,有人一眼就能看出原因在哪儿,而有人一辈子也想不明白,后者就算是靠教育‘学会’看懂,他又要去哪里‘学’到解决办法和实际操作,乃至有这个实力供他操作呢?

就像是徙陵抑制豪族的政策这么好,可没有兵、不握权,敢用就得被豪族扇脸,汉成帝陵墓被贪污成这个样子,还不得忍气吞声的咽下去!

嬴政原本想着只解决统一,在稍微尝试一些新政,后续就交给扶苏,可现在——

“还是得朕来。”

扶苏水平本就不如自己,对百姓豪族也难拿得动刀,等他上位,豪族顷刻间就得成了气候,后面要是不出来个‘汉武帝’样的皇帝,大秦也不过是三代而亡的结局!

天音,还在继续。

【其实,豪族从西汉初年到末年一直都有,而且从未停止兼并土地,但早期的皇帝和大臣对豪族都是打压心态,比如贾谊、晁错、董仲舒都有上书,后者还提出‘限人占田,以赡不足’的政策,但这样解决社会矛盾的心态,在西汉中后期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其原因嘛……】

说道这里,天幕一黑,紧接着,又五个大字浮现了出来。

二、儒家上位

【西汉初年,用的是黄老治国,汉武帝虽然推崇儒家,但本质还是使用法家那一套,而他同时采取盐铁国有,官营、均输、算缗和告缗等政策,在使他获得海量财富,做到四世之仇终可报,打赢匈奴的同时,也成功给昭帝,准确的说,是给霍光留下了一个大烂摊子。

政策坚持不下去了,必须要找新的治国方针,逐渐兴起的儒家,终于从法家手中取得治国理念,哪怕桑弘羊的治国三问就像幽灵般数千年回荡在封建王朝的上空,仍然无法制止儒生们要以仁义、道德治理国家。

终于走上台面的儒家,开始控制着国家这辆马车前行,之前那些与民争利的政策肯定要被限制、废除,于是,国退民进。

当然,黄老爷又怎么不算民呢?

在汉儒的仁义治理下,西汉的庄园经济快速扩大,占地数百顷,仆成千上万,农工商自成循环,俨然成了地方不受控制的土皇帝。】

汉朝

桑弘羊完全没想到还有自己的戏份,他惊讶的看着天幕,最先反应的不是自己的政策被儒家取消,而是——

“我居然活了这么久?没被咳咳咳!”

桑弘羊止住了自己的话茬,没让自己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天幕说的太快,好多东西一带而过,可别人不懂,他却从评论区看过算缗告缗是什么政策,这招下去,整个国家的商业全得玩完,他算是知道陛下打匈奴的钱哪里来了!

“如此竭泽而渔,留下的何止是烂摊子?”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他这个推波助澜的始作俑者居然没被清算,真是意外。

陛下对有用的臣子,还是很爱护的嘛。

比当年的景帝好多了!

汉朝,关中

阿财的父亲是个没有土地的流民,他累死了,为了开荒。

而阿财有了父亲留下的十亩薄田,勉强能糊口饭吃。

他送走了母亲,没有娶妻,每天做完活,会在树下和那些同样是流民后代的人聊天,听听外村那户人家的地又被贾商官吏‘买’走,在算算自己的地还能种几年,而后倒头就睡。

活着没有盼头,只能做梦让自己宽松会儿了。

如果没有天幕,他的人生好像一眼就能望得到尽头,不是累死病死,就是像自己父亲那样,再次成为流民。

但光怪陆离的天幕好像也没影响什么,随着它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大家已经不再害怕,就算是它出现了,也只不过当成花里胡哨的云彩、大风刮起的呼啸,视而不见的做自己的事情。

当然,也有阿财这样,对天幕上那些‘神明’异常的感兴趣,开始琢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