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番外四(第2/3页)

“我懂了。”叶图南点这着头,表情有些遗憾。

表面上看,这是文化和古技艺不受重视,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是国力不足,文化自信永远是依托于国力自信存在的,而国力自信又源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富足生活,国家当然想两条腿同时走路,可现实只能让一条腿先走,毕竟,没有科技发展带来的国力自信,文化自信便如同一个泡影。

就像,最近几年很火的汉服和簪娘们卷的各项非遗技艺,就是依托于发达的经济,能够让大家手有余钱,能够买得起工业化制作的汉服,而充沛的工业生产,也能让制作发展的原材料以一个较为低廉的价格被簪娘所购买到,如果没有这两者做为支撑,汉服很难像如今这样爆火。

当然,现在非遗奢侈品发展的不足,不能全归于国力,还是有商业化和营销不够的缘故,而想要营销它们,还是得卖故事包装——这还是得靠古文化来。

想到这里,叶图南隐约明白了这位新来的负责人找自己是什么意思了。

“价值低,国家投入就小,同时,我的人身自由权就大,所以大家可以放假,我也还能出研究所去逛商场。”

说着,叶图南神情同样严肃起来,她看着负责人:

“现在成立专项计划,投入这么大,管理的肯定很严格,是不是要我藏到深山老林这样的地方,隐姓埋名一辈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叶图南算不上多开心,毕竟这和蹲监狱没什么区别,不过比起来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她觉着自己还是能牺牲一下的——要是能再谈谈待遇和每年允许出来望风那就更好了。

“这倒不至于。”

正当叶图南以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即将暗无天日的时候,负责人说道:

“我们呆的地方还是在研究所内,毕竟这是基础科学,不是实验制造,跑那么远反而不合适,就是以后你外出次数要减少,没办法像现在这样四五天就出去一次,还得提前打报告协调,旅游什么的也没什么可能了。不过你放心,生活上组织会尽量满足你的需求,现在研究所已经在给你专加网线,工资按照最高档给你发,还给你配备了二居室,国家三级的厨师……”

“啊?啊!”

叶图南整个人肉眼可见放松了下来,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她松了口气,没啥大不了的摆了摆手:

“害,我还以为有多难呢,原来是这样啊。有房有钱有网有吃的还能继续买快递,那不出研究所就不出研究所呗,我保证完成任务!”

对她这种习惯独处的懒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哪里是苦日子,分明是天堂啊!

而答应的叶图南又迎来了一波保密条例的培训,同时还加了一个安全上网的守则,不背下来不能上网的那种。

这也是惯例,别说她,来这儿的所有人都要经过这样的培训,随便抽查,哪个都能背的滚瓜烂熟,当然,学霸和普通人之间都是有区别的,大佬们随便翻翻,看一遍就全记住了,而叶图南,她还在苦哈哈的背着书。

于是,已经摆满电脑的信息大厅出现了奇景——别人在噼里啪啦打着键盘工作,叶图南边看着电脑边背条例。

好在做为文科僧,背书这种事情终究是难不倒她,看着还剩一半的叶图南每天都在给自己贴加油条,再过几天,她就能有网上啦!

这天,叶图南正在背安全上网守则时,一群穿着军.装的人突然走了过来。

带队的人指挥着他/她们入列,打开电脑开始链接视频,叶图南有些好奇,她询问起来刘姐,也就是最初负责接待询问自己的大姐姐:

“这是要干什么啊?”

刘姐笑的温和,她轻声解释道:“汉朝现在匈奴寇边,我们打算给予一些信息援助。”

信息援助?

叶图南懵了,隔着两个世界呢,又不能传送武器,那能援助个啥?

汉朝

很明显,刘彻也是这样认为的。

自从无才将万界播放器上交后,刘彻就只有一个感觉。

可算是来了群正常人了!

当然,这种正常指的是他适应的正常——政治家间能够兜底的相互博弈。

除此之外,除了那些历史学家对早期的政治过往、社会状态非常感兴趣外,他们所需要的技术也在极短的时间得到了完善,甚至还得到了详细的政体分析,这让刘彻在怎么搭建他的内外朝的设想上更加清晰起来。

而各方面都在走上正轨,令人高兴的同时,刘彻迎来了新的烦心事。

匈奴寇边。

因为天幕带来的影响太大,最早做出的应对措施已经毫无作用,匈奴不再是中等规模的侵扰,而是集结了一只号称十万,实际在七万人左右的骑兵分三路进攻,刘彻勒令边疆防守的同时,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卫青身上,将两万装备、训练最优秀的骑兵给他,希望能够扭转战局,希望尽量能打个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