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6页)

这个时节,嫩玉米已经变成了黄橙橙的玉米棒子,也就是可以收获了,同时可以收获的,还有南瓜。

他们村大部分人家的玉米地里,都套种了南瓜或者黄瓜,南瓜如今也差不多老了,也是黄黄的一大个,不过颜色不足玉米颜色鲜亮。

夏烈种了大概五亩地的玉米,请了人来收了两天才摘完。

掰玉米不算是个好活计,这两天天气正是最热的时候,人在玉米林里待一会儿,那是又闷又热,而玉米叶很刺人,人要是不穿长袖长裤,等从林子里出来,身上定然是火辣辣的一片。

所以掰玉米,得长袖长裤进去。

掰好的玉米堆砌在堂屋里,一个个个头都很大,掰玉米的人掰着都忍不住感叹:“就没见过个头这么大,玉米粒这么饱满的玉米。”

一个个拿在手里都沉甸甸的。

掰下来的玉米很有用处,可以剥下来晒干了打碎了做玉米粉,玉米粉可以掺着面粉做饼,还可以拿来和饭一起蒸,后者也叫包谷饭,在以前缺粮缺米的时候,乡下人常这么做。

除此之外,玉米最主要的,还可以用来喂养牲畜,尤其是家里牲畜比较多的,喂鸡喂鸭喂猪喂牛,都是很优秀的饲料。

夏烈家的玉米还没想好怎么处理,卖肯定是要卖一批的,不过她先自己拿了一点出来尝。

玉米用机器打碎了,因为是人吃的,玉米打得特别碎,特别细腻,到粉的地步,装在白布的袋子里,看起来颜色特别的漂亮,有种金灿的颜色。

这就是玉米面了。

夏烈用来做了玉米饼,掺着面粉揉成团,捏成薄饼,在油锅里倒上一点点的油,热了之后将饼放下去剪,不一会儿病就发出滋滋滋的油声来。

除此之外,因为玉米地里套种了南瓜,夏烈家南瓜也是收获了不少,她顺手便和玉米饼一起,也做了一点南瓜饼。

南瓜这东西,可以从嫩的时候一直吃到老,味道和口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嫩的时候吃起来自然是鲜嫩清甜的,而老了,吃起来却是粉沙沙的,入口即化的感觉。

夏烈更喜欢吃老了的的南瓜。

成熟的南瓜老大一个,颜色是黄色的,上边可能蒙着一层像霜一样的白色。

南瓜切开,里边是空的,装着南瓜子和一些黄色的络子一样的东西,南瓜子不用丢,特意装在一个盆里,回头冲洗干净之后,晒干再炒,也是一道美味。

当然,也可以晒干了留着做种,明年还可以撒种。

夏烈家南瓜里的南瓜子很多,而且更难得的是,这些南瓜子还特别的饱满,大多数都是鼓囊囊的,少有干瘪空壳的。

南瓜里的东西掏干净,血去外边的硬皮,就可以上锅蒸了,夏烈他们这边习惯煮的。

因为他们这边爱吃的是捞饭,煮过,沥干米汤的米用这边特意用来蒸饭的甑子来蒸,底下是水,因而南瓜可以顺便就丢进去里煮。

等米饭蒸熟了,南瓜也就熟了,一举两得。

因为要做南瓜饼,夏烈这回是用的蒸的,和玉米面一样,蒸好的南瓜和糯米粉揉在一起,揉成团,做成病下锅煎。

玉米饼和南瓜饼都煎到两面金黄,就可以起锅了。

这时候饼的香味已经出来了,虽然两种饼煎出来的颜色都是金灿灿的,可是味道却完全不一样。

夏烈喜欢吃煎得比较焦香的,所以饼煎的时间久一些,边缘的位置已经泛着焦,一口咬下去的时候,带着些许的酥脆,而里边的却还是柔软的。

夏烈家的玉米面很香,很纯正的玉米香气,因而做出来的饼,也很香。

玉米饼吃起来很香,是那种属于杂粮主食的香气,香味更加厚重朴实,没有什么多余的花里胡哨的气味,但是就是这种朴实称不上精致的味道,却让人感觉到十分的满足。

玉米饼吃完,再吃南瓜饼。

南瓜饼做得小,捏得团团圆圆的一个,厚实圆胖的玉米饼外边煎得四面金黄,外边那一层特别酥脆,比玉米饼还要酥脆。

不过因为夏烈火候把握得不太好,有些老了,但是吃起来的味道还是很棒。

相较于玉米饼有点粗糙的口感,南瓜饼的口感就显得十分的细嫩了,而且因为是揉的糯米粉一起,口感极为的细腻软糯,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香糯可口,又带着独属于南瓜的香气。

因为时间太紧,夏烈没准备馅料,可是就是这样,这南瓜饼的味道就已经这么好了。

夏烈呼出一口热气——刚出锅的饼实在是有些烫。

当然,玉米饼和南瓜饼都是油炸物,再好吃,吃多了也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腻,所以夏烈夹了点泡菜——最近天热,她吃泡菜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脆甜酸爽的葱果,口感爽脆解腻的包菜……

夏烈两个饼吃完,索性拿了饼来,往里卷了一点包菜,一口下去,包菜酸辣的味道和柔软油汪的玉米饼柔和,好吃又不腻味,还十分的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