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北安伯122(第3/5页)

他没见过摄政王,但主考官温如生是摄政王一党,若是主考官品行好算是个好官,那审美选择肯定不差的。

“温大人挺护着我的。”齐少扉明白越越问什么,点了头,认真说:“是真的,没哄你安心的意思。”

岑越才略略松了半口气,若是想要全松完,那就等他们平安回到桃花乡安生过日子再说,一日在盛都,一日便要提心吊胆。

“过年期间,我可能常常在外走动赴宴。”

“……我知道。”岑越明白过来。

两人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日夜里睡觉时,两人紧紧相依,齐少扉抱着越越,紧密的像是一个人。

第二日礼部来人,不是杨淙事件有关,而是提醒新晋探花郎,打马游街在年初三——从贡院出发,绕了两条正街,到琼玉楼赴宴。

“琼玉楼是什么地方?”齐少扉问。

礼部人笑呵呵说:“这乃是皇家别苑,在盛都城东,每届三甲打马游街后,带领众贡士在别苑中敬谢酒,朝中各位大人若是得空,都会前往……”

就是和以后的同僚提前团建一下。岑越提炼。

礼部人还给送了贡士服。

送人走后,没多久又有个小厮模样打扮的说:“我家老爷现下想请齐探花一聚。”

就今日早上,小院门房江护院收帖子,那就跟雪花似得源源不断,江护院没当回事,想着先收了,回头递给三少爷看,起料他刚接住,那小厮不撒手,说:“我家老爷请齐探花一聚。”

“我知,小兄弟,我要把帖子交给三少爷才成的。”江护院道。

小厮说:“现下,你把这帖子交给你家三少爷,他看完后便知,莫耽搁了。”

江护院见这位小厮年岁小小的,说话老成,气度和普通小厮不一般,当即是重视了几分,点头应了好,那小厮才松手。江护院拿着帖子进了里院,直接说了由来。

“我看看。”齐少扉接了帖子,打开后看了眼,笑说:“越越,我先出门一趟,一会便回来。”

岑越看了眼阿扉,道:“路上小心,早早回来。”

“知道。”齐少扉拿了帖子便出门了,他前脚出了院门,只往巷尾去,一辆粗布车棚骡车,旁边是一个年岁小的小厮。

“齐探花请。”小厮做了请上车的手势。

齐少扉便上了车,车帘揭开,道:“学生不方便给温大人见礼,温大人见谅。”

“坐。”温如言指着一旁道。

齐少扉坐下。

小厮拉着马车走了起来。齐少扉坐在里面,不知去往何处,温如言笑了下说:“放心。”便不再说话。

过了会,外头热闹起来,吆喝声叫卖声,人声鼎沸,什么卖菜卖鱼卖虾,各种声音混在一起了。

温如生才开口,直接问:“长文九年,穆家别庄假山山洞里,杨淙说的什么?”

齐少扉见信时,便知道是温大人,见了之后果然,此时听到询问,二话没说直接将当年杨淙和李举人说的话,原封不动,全都说了一遍。

【……太后与摄政王不清不楚,摄政王大权在握,圣上算什么。】

【说是恩科,圣上年幼,我看还是要投靠摄政王一党。】

【圣上算什么——这天下日后还不知姓谁。】

齐少扉当年是半路听到的,只听了一半,此时在人声鼎沸中,声音稳稳的说完原话,又说:“那时我神童名声在外,众人吹捧,说我年岁与圣上相近,以后是贤君名臣,相辅相成。”

“杨淙嫉妒,说了此话。”

也是有前提的。杨淙那时不把小皇帝当回事,那时酸,酸齐少扉和小皇帝都年纪小,怕真是外头说的那般,以后两人一君一臣,出大名气,因此是恨不得做摄政王的狗。

温如生还以为什么话,现在听来不过如是——这些年民间里背地骂的摄政王,他听得还少吗。不过一想,当时杨淙不过是小地方来的,其家中祖父是个七品官,这等眼界、年岁,听市井流传的话,恼怒时说出来,被人听见了又后怕,觉得天塌了一般。

错就错在,杨淙嘴上不把门,又恶从胆边生想到了杀人灭口。

“你那时——”

齐少扉接口:“学生那时年幼,只尊君。”

所以才气不过上前理论。

“那如今?”温如生继续试探,其实心里了然。

齐少扉说:“学生只想和夫郎携子回桃花乡,过太平日子,大盛有王爷,有能臣,学生浅薄,做不了好官。”

温如生心想这小子倒是通透会说话,句句不明着说,可表的也差不多,既有能臣,自是有明君的,先说了王爷,又说有他这个能臣,说这小子认了摄政王做君吧,这小子又没点全了。

不过话都说到此,温如生也不为难人。

“去吧。”温如生挥挥手道,一边喊了小厮:“买的新鲜食材先给齐探花,我定了一桶虾一桶鲍鱼,都分你一半,带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