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名侦探解谜(第2/4页)

“大可不必。”爱迪生摇头否定,“这种方法既愚蠢又费劲。有一个直接方便又不会让人察觉的妙计,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两尊石像调换,而且,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解释黄百万为什么会选择走狐妖石像的小路。”

“到底是什么?”几个声音同时问道。

在众人的瞩目下,爱迪生转身走到摆放着石像的洞口前。

“就是这样。”他说着将双手穿过木栅,够到石像后,使劲抓住它。

只听到一阵沉重的摩擦声,山神石像居然在缓缓地转动!

“啊!”

我们对此感到目瞪口呆。不一会儿,山神石像的背面转了过来。仔细一看,我们更是大惊失色。

“这……这不是狐妖石像吗?”

“没错!”爱迪生拍了拍手,“狐妖石像的秘密就是,这是一尊双面像!”

竟是如此!

这下子,我们都懂了,每个人脸上都有种啼笑皆非的表情。毕竟,这个诡计太简单了。

“同样的道理。虽然穆晓跟黄百万详细地说明了方向,可黄百万来到山神石像的这条小路后,看到洞里安放的居然是狐妖石像,他肯定以为是穆晓骗了他,所以又跑到狐妖石像的小路上。当然,他那时一定很奇怪,因为他又看到了另一尊狐妖石像。结果呢,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他就被干掉了。”

接下来,关于第三桩元神出窍杀人。

爱迪生在前面已经做过解释。穆晓利用稻草人伪装,制造了凶手凭空消失的假象。

那么老张的死而复生,所用的诡计其实跟狐妖复活的诡计一样。老张应该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狐妖偷偷抽去了不少血。冰冻一段日子后,这些血就在第四桩杀人案中派上了用场。

第五桩案件中,分身杀人案利用的不过是两块相同的玉佩而已。穆晓故意让夏早安捡到那块玉佩,从而进行下一步计划。

当然,狐妖那次在我们面前施展的透视信封内容的把戏,其实也不难。首先,大家把写好的纸条放进信封里,狐妖在大家面前对信封也没有做任何手脚。她先预测第一封信,声称看到黄百万的纸条写的是日期——10月26日。

她当时是这么说的:“黄百万,你写的是一个日期,10月26日。在这一天,你将得到你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是,10月26日这天,同时也是你最害怕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

听到这里,黄百万自然联想到狐妖接下来要说的话极有可能是揭露他的罪行。因为10月26日这个日子是他谋杀李启红的日期,他做贼心虚,生怕被人揭穿。狐妖就捉住了黄百万的这个心理,进行语言暗示。

也就是说,狐妖并不知道黄百万信封里写的是什么。她只要说出10月26日这个日期,黄百万就会乖乖地承认,他信封里写的确实是这四个字。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狐妖把第一封信拿起来,故意装作拆开检查她说的话对不对的样子。我们以为那是黄百万的信封,其实,她拿起的不是黄百万的信封,而是下一个人的信封。

即使黄百万的信封是猜出来的,她真正拿起来看的第一封信却是接下来要透视的第二个人的信封内容。既然事先看过,她当然能准确说出信里的内容。然后她把信封烧掉,就是避免留下蛛丝马迹。下面信封如此类推。

那么,为什么有一封信她看也没看就烧掉了呢?

这就是这个诡计的高明之处。

为了不让外人看出规律,狐妖故意将一封信直接烧掉。那封烧掉的信,就是黄百万的。接下来,她要透视的是穆晓的信。既然她和穆晓是同伙,无论穆晓写了怎样复杂的医术用语,她自然不难猜出。后面的诡计跟前半段的一模一样。狐妖故意用直接烧掉两封信的办法,混乱了我们的判断。

至此为止,全部谜团均告破解。

可穆晓却说:“你的推理有证据支持吗?”

爱迪生呵呵笑了:“要找证据,这个不难。首先,在千里杀人案中,你和黄百万驾车经高速公路提前来到稻草村。既然你走的是高速,经过收费站口,那么只要警方调查公路视频就能发现你们的车子,这是其一;其二,你用来装运黄明珠的行李箱也是证据。我想只要请鉴证科的工作人员来,就不难发现行李箱里的蛛丝马迹,譬如说,黄明珠的毛发和皮肤组织等;其三,你在搬动这尊石像的时候,说不定也留下了指纹什么的。总之,你妄想逃脱法律的制裁,那是不可能的。”

穆晓闻言,悲情地笑起来:“不,我从未这样想过。我有罪,所以我愿意接受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