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人工智能破案(第3/5页)

这似乎最多能勉强印证凶手和死者不是同时来到此地,证明林新一之前那个,“凶手和死者是事先约好在这会合”的猜测吧?

可就算这些猜测都是真的,又怎样?

知道他们之中有人在这里休息过,知道他们是事先约好在这会合的,对破案真有帮助么?

怎么就能帮警方从茫茫人海之中,找出凶手和死者的身份呢?

降谷警官有些想不通。

他将好奇而期待的目光投向林新一。

林新一却没有直接回答。

他只是自顾自地掏出手机,神神秘秘地笑道:

“降谷警官,你等等。”

“我发个短信,让朋友帮我查一查。”

“如果我们运气够好的话,这个案子说不定马上就能破了。”

降谷警官:“???”

就他们手头这点线索,连死者和凶手的身份都毫无头绪……

这案子怎么就能直接破了?

饶是以他的头脑,都不禁有些迷惑。

但林新一却清楚,这不是因为降谷警官脑子不活泛,而是因为他平时主要干的是情报工作,缺少这方面的刑侦技术经验。

这种经验是,运用信息通讯技术来破案的经验。

说简单一点,就是查手机号。

根据林新一的猜想和推演:

凶手和死者既然是约好在这荒郊野岭见面的,那么为了保持联系,他们就不可能不带手机。

而如果他们带了手机,其中又有一人提早赶到现场,坐在石头上等待,等得都无聊得要拔草打发时间……

那这个先到现场的人等得不耐烦了,难道就不会拿出手机打电话问问,对方什么时候能赶到赴约么?

而如果凶手和死者,他们在这山上互相打了电话,那……

“诺亚方舟。”

“你可以帮我查阅当地电信公司过去10~20天内的全部通话记录么?”

“地址是群马县榛名山附近的XX村,村外的那片山林。”

“这片山区里有一个信号基站。”

“我想让你查查过去10~18天之内,通过这个基站拨号的通话双方之中,有没有谁是最近在警务系统里登记‘失踪’的。”

林新一把自己的问题,通过短信发给了人工智能助手。

诺亚方舟的回复很快:

“当然可以。”

“我可以帮您查阅到10~18天之内,通过当地信号基站中转的全部通话记录。”

手机只要处于手机卡激活状态,一般就会自动连接到距离自己最近、信号最优的那个基站。

只要有人在这里打电话,当地基站上就会留下相应的拨号记录。

只要调取电信公司的通话记录数据,就能知道在某个时间段里,某个地区的某个基站,有谁通过这个基站跟谁打过电话。

原理其实非常简单。

技术上也并不困难。

但降谷警官和贝尔摩德一此时没有想到这点的原因是……

在这个通讯尚且不发达的时代,甚至是在科技发达的未来,都极少有人通过这种方法破案。

因为在城市乡村这些人口稠密的地区,一个基站每天拨进拨出的通话记录可能多达数万。

基站只能记录拨号号码,又不能记录通话内容——想从这么多拨号记录里找到凶手打过的那通电话,简直就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正因如此,这种通过排查基站海量拨号记录来确认凶手电话号码的“笨方法”,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很少能有出场机会。

降谷警官和贝尔摩德以前根本就没见过这种破案方法。

所以他们才会想不通这些关节。

但林新一却在长久的工作过程中学习过不少经典案例,知道在人口稀少的乡村地区,可以试着用这种查基站拨号记录的方式,来确认涉案者的电话号码。

因为在地广人稀的乡下,一个信号覆盖几公里的基站,每天拨进拨的通话号码可能加起来就只有那么几条。

从几条通话记录里排查出想要找到的那个人,自然并不算困难。

而现在,这里不仅是在乡下,而且是在深山。

按照那民宿老板的说法,入山之后几公里范围之内,也只有那么一个信号基站。

会通过这深山基站打电话的人,一般只有跑来找刺激的猎人和登山客。

这些敢闯进深山冒险的游客本来就没有多少,可能十天半个月才会来上那么一队。

再加上林新一给出的大致死亡时间范围,更是把需要调查的范围,缩小到了10~18天之内。

10~18天之内,在这片深山里打过电话的人,想想就不会有多少。

果然……诺亚方舟很快就给出了检索结果:

“林先生,我找到了:”

“在过去10~18天之内,通过您所说的那座信号基站拨出的拨号记录,一共就只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