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糖的生意(第4/8页)

2

张保庆所在的车队里,有个司机是外地来的小伙子,吃苦耐劳,为人和善,长得浓眉大眼、敦敦实实,年纪跟张保庆相仿,两个人没事就在一起喝点儿小酒,天南海北无话不谈,关系处得不错。他总跟张保庆说,他是家里的长子,老家还有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趁自己年轻能吃苦,能多跑几趟就多跑几趟,先把弟弟妹妹拉扯大了,等攒够了钱就回老家开个南杂店,娶个媳妇儿,再生几个孩子,守着年迈的父母给他们养老送终,哪儿也不去。张保庆觉得这小伙子挺仁义,知道孝敬老人,对弟弟妹妹也是尽心尽力,所以对他高看一眼。这一年夏天,老板张哥接了个急活儿,路途偏远,张保庆在外地押车还没回来,这个小伙子想多挣点儿钱,便独自一人开夜路去给客户送货。半道上突然感觉车身一歪,往一侧打偏,他以为碾到尖锐的东西把车胎扎爆了,一脚刹车就把车停在了路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段路,路两旁也没有路灯。小伙子打着手电筒下车一看,果然有个轮胎瘪了。他刚入行没几年,不知道江湖险恶,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个意外,回到车上取出千斤顶,撅着屁股开始换轮胎。结果刚把车轱辘卸下来,就被人用绳子从身后套住脖子,活活给勒死了,到死都没看见背后杀他的人长什么样。

那个帅小伙还没娶媳妇儿,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了生命,凶手都不知道是谁,死得有多冤?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半年后的一天深夜,这个凶手在另一条路上故技重施,这次遇上了一个腰里有刀的老司机。老司机平时特别喜欢散打摔跤,身手不错,一发觉劫匪从背后勒他,立即拔刀在手,从自己胳肢窝底下捅过去,给身后的劫匪来了一下。只听“嗷”的一声惨叫,这一刀正捅在对方小肚子上。劫匪受伤不轻,倒在地上不住哀号,伤口呼呼往外冒血,染红了衣裤,最后被老司机抓住扭送到当地公安部门。经过审讯,交代出以前做的好几起案子,里面就包括他勒死张保庆车队的那个同事。

据这个劫匪交代,他劫道杀人向来是一个手法,趁深夜无人,在路面上撒一堆钉子,开夜车赶路的常常会超速,行驶而来的车子轧在钉子上一准儿爆胎失控,大多会直接撞在路边的树上,车上的司机要么重伤,要么当场毙命,都不需要他动手伤人,直接上车抢东西,有什么拿什么。如果赶上技术好的司机,稳住车子下来换胎,他就趁机悄悄走过去,用事先备好的尼龙绳从后面勒住司机的脖子,从来不跟受害者照面。他说这样杀人比较有把握,遇害者即使变成鬼,也不知道他是谁。所以那个年代的老司机都知道,跑长途开夜车除了要带防身的家伙,还要尽量结伴,若是不得已一个人开车上路,见到拦车的,甭管他好人坏人、是人是鬼都不要理会,哪怕车子爆胎了也别心疼车,凑合着往前开,到了有人的地方再想办法修理不迟,原则上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停车。

张保庆听一位司机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那个司机深夜赶路,遇到一个女人,穿着一身白衣,披头散发坐在公路中间。大半夜撞见这个谁能不怕?司机吓了一跳,以为撞上鬼了,哆哆嗦嗦不敢往前开。结果车一停下,不知道从哪儿蹿出来一大群人,二话不说就把车上的东西抢了,好在还给他留了一条命。跑长途的司机们一传十十传百,夜里再遇到“女鬼”拦路,都直接开过去,甭管对方是死是活。从此之后,再也没哪个“白衣女鬼”敢大半夜坐在路中间拦车了。

最下作的还不是明抢的劫匪,而是由公路边的饭馆老板、长途客车司机、地痞流氓勾结在一起,联合经营的黑店。这样的黑店不劫货物,专吃客车。一辆长途客车上五六十名乘客,开到饭店门口就停车,车门一开,上来一伙儿流氓,手里拎着短刀棍棒,把乘客一个个赶下车,带进黑店吃饭。进去之后围桌而坐,端上一大盆白菜熬粉条,另有一盆干馒头、半盆米饭,一人再给一副碗筷,没有半点儿荤腥,不论你吃与不吃,一个人收三四十块钱,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给钱还则罢了,不给钱谁也甭想出这黑店的门。

跑长途运货的司机不容易,只要是出门在外,一路上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既要警醒着别出车祸,更得求神佛保佑千万别遇上车匪路霸,挣的是玩命钱,吃的是辛苦饭。然而当老板的日子更不好过,张哥倒腾鲜货这几年,不但一分钱没挣,反倒赔进去不少。做小本生意的老板常说一句话“买卖都是熬出来的”,张哥也明白这个道理,总想着坚持坚持或许就能生存下去,反正已经干了那么久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本钱全扔在里面了,不可能再改行干别的,只能东拼西凑,拆了东墙补西墙,赶上青黄不接还得到处借钱补窟窿,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死撑一天是一天。